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1部分

鬥湖,除了盛產糧食作物等農副產品以外,白書傑最急需的就是這個地方出產質量最好的“蕉麻”、棕櫚油。

蕉麻由於強度大、柔軟、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蝕性好,主要用於艦船的繩纜、釣魚線、吊車繩索和漁網,這是海軍必須的戰略物資。尤其是航空母艦現如今使用的阻攔索和纜繩,白書傑急需這玩意兒。

棕櫚油號稱世界三大植物油,除了人們感覺好吃以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它是油脂化工的重要原料。現在的空軍、海軍越來越多,油脂化工已經成為白書傑的短板。

鬥湖的棕櫚油產量,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白書傑知道現在還不是自己生產的時候,所以命令耿鳳彪奪取鬥湖以後,利用所有能夠找到的貨輪,把所有的成品棕櫚油全部運回朝鮮。

斯里巴加灣,這是一個石油城市。英國人1929年在這裡發現大量石油,然後開始開採。這個地方另外一個被白書傑看中的東西,就是6座橡膠加工廠。

部隊要實現機械化,沒有橡膠工業全部都是白搭。平壤一窮二白,橡膠毛都沒有,所以白書傑現在生產的裝甲車、牽引車,都是半履帶式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輪胎。

沒有橡膠輪胎,那就非常費油,剛好白書傑也沒有石油。所以現在的飛龍遠征軍四個野戰師的換裝問題,簡直一團糟糕。

白書傑現在需要橡膠、需要石油,比小鬼子的裕仁天皇、比德國小鬍子希特勒都需要。

所以,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耿鳳彪另外的一個任務,就是協助來自朝鮮的龐大運輸船隊,日夜搶運物資。小鬼子雖然著急,也蠢蠢欲動,但是看見空中飛過的轟炸機群,也只能乾瞪眼。

布利欣欣灣(山打根)和亞庇一樣,這裡全部都是華人,通用語言都是華語。要想在南亞有所作為,白書傑和耿鳳彪,需要大量精通南亞語言的“翻譯”。

現在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不管你願不願意,反正耿鳳彪用“大把的美元”和手中的“衝鋒槍”,“招聘了”120名南亞語教師(靚女和俊男對半)。

這些人都是財富,自然要趕緊送回朝鮮半島。因為白書傑已經在那邊開辦了外國語學校,就等這些“自願者”登臺講課。

抗議有用嗎?沒用。

南洋華人領袖陳嘉庚親自發電報,也沒用。白書傑的觀點很明確:與其接下來為敵所用,還不如現在為我所用。

國際戰爭的性質是什麼?你千萬不要告訴我,“正確答案”是“正義”這兩個字。

國際正義,可以出現在國際官樣文章裡面,一般就是放在報刊雜誌上面好看,出現在廣播裡面好聽。僅此而已,別無它用。

國際戰爭,就是明目張膽的掠奪,和正義無關。

說白了,所謂的國際正義,也就是大國之間玩遊戲的“骰子”,屬於重新洗牌的工具。

早在1934年初,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開始呼籲各大石油公司對日本人實施石油禁運。

但是,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說:“儘管日本襲擊中國城市激怒了美國公眾,尤其是1939年5月,日本大肆轟炸重慶,但美國還是不能支援石油禁運。”

美國為什麼不願意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呢?

對富蘭克林?羅斯福及其政府來說,對日本人實施石油禁運,這是一個“霍布森選擇”:要麼在日本蹂躪中國並可能準備發動更廣泛戰爭的時候,允許日本儲備石油;要麼切斷石油供應,驅使日本侵略美國控制的東南亞地區。

死禿驢不死貧道,這就是民主自由美國的正義!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00、狡兔三窟

(ps:今天是偉大的光棍節!所有的光棍們,在脫光的道路上,一定要向白書傑學習:狡兔三窟。一個女人不行,就抓三個在手裡,然後擇優錄用!)

對領土和原材料的需求,是日本軍國政府推行擴張政策的一個最主要目標。

要實現這個目標,日本人就必然發動戰爭。

要發動戰爭,就需要燃料,也就是石油。

而石油都在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手中。

什麼是“霍布森選擇”?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上一個條件,即:“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

顯然,加上這個條件以後,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