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就讓修士完成食補的功課。
而在適合煉氣期修士作為餐點的補食中,碧睛鶴確實算作比較複雜的一種。
要收拾這種鶴肉,首先必須用江水蘿,深澗溪草與泉眼花等九種靈草與整鶴一起猛火燉煮三個時辰,讓三種靈草可以將鶴肉中的羶味完全吸去。
之後,又需要用蘇落梨,閔浪棕葉,深更蘭等七種靈草與鶴肉一起再次用猛火再燉兩個時辰,以軟化調和鶴肉的肉質。
最後正式烹飪的時候,則需放入十六種其他藥草與其一起用中火燉煮三個時辰,才能將鶴肉的鮮香和營養一起調出,讓修士得到味覺與滋補的雙重享受。
白蘇侃侃而談,向一眾清霜門弟子講述著她的烹飪之道,祝星沅是各種行家,邊聽邊點頭,對白蘇的理論表示肯定,又對這種烹飪之法的效果表示了期待。
孟青竹則喜得摩拳擦掌,不住表示要用白蘇的理論現場烹飪一番,以確認自己是不是從此就能擺脫碧睛鶴給她帶來的心理陰影了。
烹飪碧睛鶴需要的藥草數量達到三十二種,本來是極難搜尋齊全的,但清霜門不愧是本地四大派之一,這兒的八名弟子在自家儲物袋中一陣尋覓,竟然真的將這些藥草全部湊了出來。
其中僅祝星沅一人就拿出了二十種之多,顯示出了他的吃貨本色,而孟青竹則拿出了一隻殺好洗淨的碧睛鶴。
萬事俱備,祝星沅將大鍋架起,大火生起,白蘇則估摸了一下烹製那隻碧睛鶴需要的草藥份量,分門別類,以備使用。
由於烹調需要漫長的時間,八名清霜門弟子分為了兩隊,其中四人依舊在白鹿原上採摘她們需要的草藥,其他祝星沅、孟青竹、那名何姓女弟子以及一直服侍著孟青竹的那名女弟子都留在了原地。
駐守的幾人做了深入的自我介紹,白蘇這才知道原來那名何姓女弟子叫做何採文,而一直服侍孟青竹的那名女弟子叫做易香菱,是她的侍女兼學伴。
烹調過程中孟青竹與易香菱一直在嘰嘰喳喳的討論門中的一些趣事,何採文則一直在安靜的聆聽白蘇與祝星沅暢談食補之道。
不知不覺中,八個時辰過去了,幾個人守著一口大鍋,從天亮到天黑,又從天黑到天亮。
“時辰到,可以吃了!”終於,一直負責把握火候與時間的祝星沅向眾人宣佈了這個好訊息。
“好呀好呀,讓我先吃!”孟青竹從易香菱手中接過一柄四尺多長的湯勺,深入湯鍋,淺淺舀了半勺。
聞一聞,撲鼻的濃香。啜一口,滿舌的鮮甜。
孟青竹眼睛大亮,興奮的舞了舞勺子,又從易香菱的手中接過一柄銀色小刀,向其灌入靈氣,指揮著它在碧睛鶴的翅膀上切了一小塊肉。
在孟青竹的印象中,碧睛鶴的翅膀是唯一一處她在不動用法力的前提下可以咬得動的部位,她決定先從這個地方吃起。
挑起一塊鶴皮投入口中,孟青竹輕輕一泯。嗯,入口即化,只在齒間留下一股濃濃的鮮香,很是不錯。她又挑起一塊鶴肉,輕輕一泯,又是入口即化!
孟青竹興奮極了,狠狠的揮舞了一下手中的大勺,駕馭小刀在碧睛鶴的胸脯子上剜了一塊肉下來。這兒是碧睛鶴身上最老的肉,向來孟青竹都是要用法力將牙齒武裝到鐵齒鋼牙的境界,才能順利幹掉它們的。
依舊是輕輕一泯,這次鶴肉終於沒有化掉了。於是她輕輕一咬,頓覺口感勁道,但絕對不老。再品幾口,孟青竹更加滿意,她竟然在此肉中吃出了一種烘煸過一般的幹香滋味,這簡直就是神蹟!
“啊,太棒了,太好吃了!”孟青竹終於雀躍起來,“來來來,大家都來嚐嚐吧,真的是很好吃啊!”
易香菱手腳麻利的擺出一方餐桌,先請四人入座,再一一給他們盛了一碗鮮美的鶴肉。
服侍好了四人,她又取出幾隻傳訊靈符,招呼四位離開的同伴回來吃肉。
用這種方法烹製出來的碧睛鶴確實是稀有的美味,幾人各個都是讚不絕口,表示如果要每天都能喝一碗這麼香甜的鶴湯就好了。
而白蘇除了品嚐美食之外,也深深的被食補的威力給震了一次。
以前在閔家的時候,她每頓吃的都是修士專用的靈芽米,肉食則來自閔敦仁外出捕獵的妖獸,每天三頓就這麼吃著,就算不做修煉,本身修為也會得到緩慢的增長。
而她手中的這碗佳餚卻讓她每喝一口都感覺到有大團的靈氣從湯中不斷的化開,三五口下去,比她辛苦修煉十天汲取的靈氣都多。
那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