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也在我大唐版圖內了!”
朝廷眾人聞言,紛紛喜上眉梢,連連讚歎。
有溜鬚拍馬的,將皇帝皇恩浩蕩,感天動地才有了這番平順的平定高句麗,百濟之事誇讚了一番;
也有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等人一聽說羅成無恙,並且平定了高句麗,紛紛因為為傲,自是高興不已。
突然一個聲音問道:“不知羅將軍等人何時班師回朝?我等也好早做準備,出城迎接。”
李世民直言道:“羅將軍此番不用回朝,直接攻打倭國。”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聲音立馬消停了。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意思呢?
哪有出征的軍隊還沒班師回朝,就迫不及待地趕他們出去繼續攻城得?怎麼著也得回朝受賞賜,稍作休整啊。
難不成皇上是忌憚羅將軍的兵權?壓根不想他回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次羅將軍被派出去攻打高句麗一事都變的玩味了!皇上明面上賞識羅將軍,實際上深深的忌憚啊!
有這想法的,可不止一個兩個,當然不包括秦瓊等人,要知道當初他們這些人一起打天下的時候,那可是風裡來血裡去的好兄弟,皇上為人如何,自是信得過的,才不會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所以,眾將強壓著心中的困惑,好不容易等到了退朝,一個兩個紛紛往皇宮內跑,一個個要求見皇上。
秦瓊進入書房的時候,微微一愣,裡面徐茂公,單雄信,程咬金,尤俊達等人都在了。
李世民坐在上座,朗聲笑道:“怎麼,眾卿家還不都是說好的一起?一個個地求見,害得侍衛還得通報好幾聲。”
眾人窘迫,紛紛垂頭戰極通天。
李世民也不多繞,開門見山先將官方說法說出:“百濟雖然被攻下,百濟國王被抓獲,但義慈王的次子福信卻僥倖逃脫,朕得到訊息,福信逃到了倭國,聯合那個所謂的天智天皇,正在緊鑼密鼓地大舉籌備軍隊,試圖渡海,攻打我大唐,復國百濟,朕正是因為得到這個訊息,所以想一鼓作氣平定戰事,派遣羅成前去平定。”
眾人面面相覷,明顯在彼此的雙眼中看到了不信。
“皇上,就算是平定戰事,也沒有路過家門而不入,直接攻打倭國的。”
這就是擺明了不信了。
李世民無奈地搖搖頭:“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國師你。攻打倭國,不是朕的決定,而是羅成的決定。其實早在羅成主動請纓,攻打高句麗之前,甚至很早很早,他在小樹林救下我李家全家時,他就跟朕有個約定,如果有朝一日,朕大權在握,務必要允諾他攻打倭國,將倭國作為大唐的附屬國,牢牢地抓在手裡。”
“當時朕根本不敢想,會有如今的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朕幾乎忘了這個約定,可誰曾想在攻打高句麗出兵的前一晚,羅成私下見朕,又提起了那個約定,而且此番若是順利攻下倭國,羅成懇求朕讓他留在倭國,鎮守倭國,只要倭國一天在他羅家人治下,一天就是大唐的一部分。”
“只能說,陰錯陽差,羅成本來早晚也是要攻打倭國的,碰巧倭國這會兒還不安分,跟百濟合謀,試圖舉兵渡海攻我大唐,所以,羅成攻打倭國,這仗就打的名正言順了。”起初李世民還怕背上窮兵黷武的罪名,畢竟人倭國什麼事都沒幹,你就要打人家,沒想倭國自個犯蠢,竟然收留百濟義慈王的次子,還打算圖謀攻打大唐?!
哈哈……這下唐皇帝李世民高興了,豬隊友無敵了!
所以,羅成,你就毫無後顧之憂地攻打倭國吧。
“俺老程就說嘛,這事不怪咱們皇上,肯定是羅兄弟自個要求的,他很早以前,在瓦崗寨那時,就老是碎碎念,要攻打倭國,俺老程還以為他開玩笑呢,沒想到他是認真的。”
“不怪皇上?不怪皇上,你怎麼急吼吼地,連撒尿都沒來得及,就跑來見皇上了?”尤俊達白了他一眼,也不知道是誰,口口聲聲非得嚷著說要給羅兄弟討個公道——皇上這麼支走羅兄弟,太不厚道了!
程咬金的話被戳穿,窘的無話好說,摸著腦袋,銜著笑臉道:“我這不是來拜見拜見皇上麼?沒別的意思。”
李世民噗嗤笑出聲,也不追究程咬金和尤俊達話裡的暗示。
秦瓊沉思片刻道:“我雖然不知道表弟為何作此決定,但是以前在北平王府時,就常聽他說,要好好收拾收拾倭國。”
秦瓊又追問道:“敢問皇上,表弟此番若是攻下倭國,真的不打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