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魏徵藉著李密讓他前去瓦崗調兵的機會,私自來到長安城,密會北平王羅藝,為眾兄弟安排後路。
由羅藝引見,魏徵順理成章見到了李淵。李淵堅韌內斂的性格和禮賢下士的態度,都讓魏徵打心底裡讚歎不已。這有了比較,李密就實在不夠看了。
於是,雙方一交底,魏徵便得了李淵的允諾,若是瓦崗兄弟前來投靠,以前種種既往不咎,李家必然掃榻出迎。
魏徵的打算還未來得及付諸行動,此後發生一件事,卻讓瓦崗眾兄弟寒透了心,不少人因此離開瓦崗,另謀出路。
原來,在魏徵繞道長安城逗留之際,遠在河南界的瓦崗寨正發生了一件大事。
此事起因還得從瓦崗寨的地理位置說起。
這瓦崗寨原是翟讓一手創立的,當時瓦崗山的東北邊還有座山叫黑風崗,黑風崗的首領叫聶世雄,也是綠林中人,為人陰險,翟讓性子耿直,素來看不慣他,所以兩人並無來往,秉著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在秦瓊等人剛入瓦崗之初,與翟讓兩軍合併一處時,秦瓊,徐茂公等人也提出是否與那聶世雄合兵,以此增強山頭的實力,但翟讓一口回絕。
一來是因為翟讓實在不恥這聶世雄的為人。原來聶世雄雖說也是苦難百姓出身,被逼無奈才落草為寇,但自打佔領了黑風崗之後,此人心腸狠辣,半點不同情百姓疾苦,經常為了糧草銀兩,多番為難過其界的平頭百姓,也常有傷亡,為翟讓所鄙視;二來就得說說聶世雄此人的野心了。就算秦瓊等人真的不計前嫌,讓聶世雄加入,人未必就肯入。聶世雄此人野心勃勃,怎願俯首稱臣。
之初,瓦崗寨兵強馬壯,戰將無數,聶世雄自然不敢做什麼,只能龜縮在自己的黑風崗內,但李密此番雄心勃勃的,誓要奪下玉璽,帶走一併將領前去揚州城便給了聶世雄機會——一個奪下瓦崗的機會。
這聶世雄想奪瓦崗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如今瓦崗兵力空虛,正是奪城的好機會。可礙於寨子裡還有裴家父子三人在,還有他的死對頭翟讓鎮守,一時無法。
正在聶世雄躊躇期間,遠在揚州城的李密見魏徵一去不返,心生疑竇,便又派了他人前往瓦崗調兵,這時候,人是安全到了瓦崗,也把李密的命令傳達給了眾人。
翟讓當下就皺起了眉頭,不忿道:“還要調兵?這瓦崗的主力全讓他帶去揚州城奪玉璽去了,這會兒他玉璽也不要了,就為了個女人,生怕眾反王反他,還讓咱們調兵前去早作準備,以備不時之需。咱們總不能把兵將全部調走,放一座空城在這吧,這萬一要是發生些什麼事,可如何是好?”
“他倒好,既不想撤兵回瓦崗,還想著生擒楊廣奪玉璽,又想將人家的老婆佔為己有,這世上的好事都想讓他佔了不成?”
裴仁基也不悅道:“若是擔心眾反王反他,就安安心心地收押著那蕭後,和楊廣談判便是,哪有他這麼幹的?直接將人佔為己有,如此好色,與那昏君楊廣有什麼不一樣。”
裴家長子扯了扯父親的袖子,示意慎言,但裴仁基本來就因為老來喪子,心傷不已。追根究底,就是因為李密想奪玉璽心切,搶頭功出風頭在前,率先攻打五關,幼子裴元慶才會不幸罹難,又想起李密平日裡極盡挑撥羅家和裴家間隙之能事,裴仁基說不遷怒於李密都是假的。
可這李密好歹還是皇帝啊,皇命豈可違?裴仁基發完牢騷,這該做的還得做。
於是,翟讓和裴仁基一商量,算了,咱們還是先抽調部分兵力前赴瓦崗把,這領軍之人便是翟讓。
這翟讓作為領軍將領,還是他毛遂自薦的。翟讓是實在對李密怨氣太深,之前羅成離開,已經讓他心生怨氣了,而如今聽聞李密的行為越發荒唐,為了個女人竟然至大夥於困境之中,捕風捉影的事就能讓他調兵遣將團團護住自己,這讓他大為不滿,旁人不好說什麼,就連程咬金也不好說什麼,畢竟皇位還是他程咬金自己心甘情願讓出去的,但他翟讓卻是敢說的,別忘了,這瓦崗寨最初可是我的,你李密要是亂來,我這開山寨主還在這呢,趕得就是你!
翟讓抱著這樣的想法,便帶著身邊一部分死忠的將領前往揚州城,打算質問李密。
誰知裴仁基才剛送走翟讓不到一日,城下便有人前來叫陣了。
來者何人?
正是黑風崗的聶世雄。
這聶世雄是打探到訊息說翟讓於一日前也領兵離開了瓦崗,心說這可是攻下瓦崗的大好機會啊,這不,率軍前來圍剿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