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高句麗之戰
公元630年初,唐軍兵分水陸兩路,向高句麗進軍。
主帥羅成,統領羅家軍十萬,監軍齊王李元吉。
訊息傳到高句麗,朝堂之上就像炸開了一樣,原本就是傀儡的寶藏王,此刻如坐針氈,偷偷瞄了眼下手那人,一臉欲言又止。
泉蓋蘇文的臉色陰沉得可怕,這回李唐派來的這兩人都不好對付,深深為本國忌憚。
遼東城時,他曾派出無數精銳圍剿追殺北平王之子羅成,從天亮打到天黑,都沒把他弄死。李元吉更是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破城之後,直接大開殺戒,屠城三日,殺了他高句麗數萬士兵和百姓,遼東城血流成河。羅家軍勇猛更是讓當初隨他一道上過遼東城戰場,而僥倖活下來計程車兵瞠目結舌……
寶藏王做了個吞嚥的動作,小心翼翼道:“莫離支大人,依你之見,當如何?不如……我們派使者前去大唐議和?”
“議和?”泉蓋蘇文陰狠的目光一掃,嚇得寶藏王再不敢多說一句,“我國臣民死了那麼多,你不替他們報仇,還想著討好大唐?你是怎麼做這個一國之主的?”
群臣紛紛低下頭,只當沒聽到。這般大逆不道的話,在高句麗的朝堂之上並不少見。寶藏王並無實權,朝政讓泉蓋蘇文一人把持。
“隋朝都奈何不了我高句麗,他區區一個李唐,尚未站穩腳跟,就想著攻打我高句麗?不自量力!即便傾我舉國之力,也得讓李唐狠狠地栽個跟頭,讓他再不敢小覷我高句麗。傳我命令,召集軍隊,不日迎戰大唐!”
且不說高句麗這邊如何人心惶惶,至少已經領兵出發的羅成心情是十分愜意的,如果忽略身後那個小跟班的話。
“成都,你說此番攻打高句麗,咱們該怎麼打?”
羅成一開口,宇文成都便走上前,剛要從他手上接過插在沙地上的小旗,部署一番,就被身後那人上前一步,橫插在中間。
羅成和宇文成都面面相覷。
就見中間之人一點也不覺尷尬,伸手從羅成手裡奪過小旗,又十分恭敬地遞到了宇文成都手上,嘴上還唸唸有詞:“小的就在這伺候著,羅將軍儘管吩咐就是。”
轉過頭,看了眼宇文成都,目不斜視地低下頭,注視著地上道:“宇文將軍,不要動手動腳,這營帳裡還有外人呢。”
羅成張了張嘴,心說怎麼就動手動腳了?這沒什麼都讓你說的有什麼了。
即便宇文成都再喜怒不形於色,但是面對這麼一個整天杵在跟前,恨不能時時將自己跟羅成分開的人也沒什麼好感。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元吉的狗腿李安。李安深知跟著自家主子,至少吃香喝辣不愁,要是待在長安城,指不定給人砍死,他趨炎附勢,仗勢欺人的時候,可沒少幹壞事英雄聯盟之勢不可當。所以,李元吉被皇帝一道聖旨遣走之後,他和齊王府其他下人不同,沒有收拾包袱走人,而是死抱著李元吉的大腿,愣是跟著一起出戰了。
李安私以為宇文成都這人不容小覷,看著鐵面無私,光明磊落的模樣,其實心眼大大的多!
就拿此番攻打高句麗來說吧,本來王爺好不容易賴上羅將軍了,結果才巴上不到三日,在羅將軍詢問宇文成都,有什麼部署時,宇文成都那大尾巴狼故作沉思地說兵分水陸兩路圍攻高句麗!
陸路自然是羅將軍所率領的羅家軍,那麼水路呢?
你說你宇文成都文武雙全,又是前朝的第一勇士,按理說,你去是最合適的,結果宇文成都舉薦了自家王爺,王爺當場就發飆了,死活不願意離開。但宇文成都一句話就把他所有拒絕的話,堵的死死的了——誰手下有十萬親兵?誰能調的動這十萬親兵?
再者,走水路不需要船啊?這天下都是你李家的,要十幾,二十幾條船,準備足夠的糧食,不是一句話的事麼?皇上還是護短的,沒瞧見你都這麼跟他作對了,他還寬容大量地送了十萬親兵給你,為你坎坷的情路保駕護航麼?
這強取豪奪船啊,跟地方討要物資什麼的……非得李元吉去幹不可。
羅將軍也是眼前一亮,一臉希冀地看向李元吉,沒骨氣的李元吉實在對羅成那雙清澈見底的眼沒什麼抵抗力,只能懨懨地點點頭,率著十萬親兵從水路出發了。
但他也不傻,臨走時,存心給羅成和宇文成都添堵,安排了個眼線在兩人身邊,還孩子氣般道,要是不讓李安跟著,他就不從水路包抄了,就賴在羅成身邊,愛怎樣怎樣。
這麼一來,羅成也只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