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離別在即,李三攪局
李元吉前腳剛踏出房間,就止住了步子。
他這會兒就算去找羅成也是於事無補,羅成能有什麼法子?北平府的大軍還沒到,羅成一時半會還走不了,誰知道在這之前,楊林會不會派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第四波人前來送信。
這太原城是他們李家的地盤,要想讓楊廣昏君耳目緊閉,還得指著他李家。
李元吉對於自個父親的為人還是有幾分瞭解的。父親為人保守,行事作風沉穩。即便有反叛隋朝之心,在確定萬無一失之前,是絕不會動手的。
父親的保守讓李家逃過了一次又一次劫難。比如文帝時期那首“季無頭,海無邊,早晚天下由他管”的謠言散佈之難,又比如楊家皇位的更替,楊廣殺兄登位後,大殺文武百官……要不是父親行事沉穩保守,李家怕是早就隨那伍家而去了。
但正因為這樣,李元吉才停住腳步。
他雖然有官職在身,但太原兵權還掌控在父親手上,阻攔楊林的人進城報信,拖延時間,讓北平府大軍和羅成匯合後順利離開,這些可不是他這幾個手下人可以做到的,必須得得到父親的兵符,呼叫兵士。雖然羅成是他李家的救命恩人,但讓父親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給羅家保駕護航,這種事,李元吉還真不敢擔保。
在李元吉眼裡,父親行事說好聽就是保守,說難聽那就是畏首畏尾。找父親求援這條路怕是行不通,別討論來討論去,最後楊林的人殺上門了,還沒討論出個結果。
李元吉想來想去,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個人來。
這人是誰呢?
正是平日裡被他無比討厭的二狐狸。
你李世民不是最愛結交各路英雄麼?你李世民不是號稱最講義氣的麼?
這會兒,人羅小弟有難了,這人救過你全家,往日裡還喚你一聲李二哥,我看你救是不救。
想到這,李元吉方向一轉,先去了李世民的院子。
李世民這會兒正在書房和手下親信談古論今,冷不丁被李元吉大刀闊斧地闖了進來,也不生氣,畢竟這位進誰的院子從來都是橫衝直撞。但讓他好奇的是,他不去大哥的院子,怎麼來他的院子了?他這院子,他就是八百年也來不了一回。
李元吉一進書房,目光在書房內眾人的臉上巡視了一圈,落在李世民臉上,直截了當道:“二哥,我有話對你說。”
李世民受寵若驚,他記得上一回李元吉喚他二哥的時候,是拜託他在羅成小弟面前替他美言幾句,如今這情形,又是作何?
李世民睨了眼身旁的親信,李靖紅拂女,虯髯客,袁天罡,李淳風都在。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民不覺得李元吉有什麼話不能當著眾人講的,於是便極為慷慨道:“元吉有什麼話但說無妨,這些都是自己人。”
李元吉掃了眾人一眼,心裡也在盤算,這要是隻李世民一人,他還真不一定答應他的要求,但若是他那些死忠跟隨者都在,再把這事一說,李世民可是騎虎難下了,不答應也得答應,要不然這仁義的美名可就毀了。
至於這些人之中會不會有人告密,李元吉壓根就沒想過。別以為他不知道,二狐狸手下這些人個個和隋朝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關上書房門,一夥人經常大發感慨,楊廣如何昏庸,如何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所以,李元吉直接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了過去:“你看看。”
李世民狐疑地接過信,開啟一看,臉色大變,讓袁天罡等人十分好奇。
“這信你是從哪裡得來的?”李世民厲聲道。
“今日一早我上茶樓喝茶,截了個縱馬行兇的,攔下來之後才知道是靠山王楊林麾下的十太保,奉靠山王的命令給楊廣送來八百里急件,我瞧他神色不對,便長了個心眼,讓手下人將他帶回府裡,迷暈了之後,從他懷裡搜出了這封信。”
李世民目光停留在手中的信箋上,眉頭緊蹙,彷彿那就是個燙手山芋。
“二公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紅拂女見他如此表情,不免擔憂地問道。
李世民看了眼李元吉,心中苦笑不已,他這是逼著自己表態啊,他這算是給三呆子算計了麼?
有“自己人”一說在前,李世民也不好遮掩,便道:“信上楊林告訴楊廣,羅成早已投了瓦崗寨,魏文通之死和一字長蛇陣破除全是出自他之手,讓楊廣將他拿下,北平府一干人等盡數下牢。”
李靖,虯髯客等人一聽,面上一驚,儘管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