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政策」,即是,對壯丁都拉光,對糧食都運光,對房屋都燒光,也很有效地破壞了紅軍根據地歷來賴以得兵、得糧、得憩的接濟線。

然後,蔣軍分為三路,由瑞金外圍的興國、滕田、寧都三地合隴而來。紅軍以陣地對陣地,曾節節死守,又節節敗退。這是第五次圍剿最慘烈的階段,也是紅軍突圍前最艱難的階段。包圍圈越來越小了,就決定全體地轉移。

1934年10月14日紅軍主力軍團連同政府機關人員約八萬人,分別從福建的長汀、寧化,及江西的瑞金、雩都,突圍而出。首先衝破江西第一道封鎖線,向南進入廣東;然後,又連續衝破了第二、第三、第四道封鎖線,一路迂迴拚搏於湖南、廣東、廣西之間的蔣軍堵截,渡過烏江,進入貴州,於1935年1月6日,佔領遵義,稍作逗留。

*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了一次臨時擴大會議,對紅軍突圍前後的種種作了檢討,改組和容納毛澤東加入軍委會,自此紅軍在毛澤東的參與領導下轉移北上,不但避過蔣方軍隊連番追逐,並且把中國共產黨帶向新生。他們這段翻山越嶺,過雪山,涉草原,最後抵達陝北的路歷時前後兩年,二萬五千裡,史稱「長征」,震撼中外。

這及以後的發展,倒不是人所能料。所以,當蔣介石攻陷瑞金,高興後仍是撲個空。*中央的政府根據地,竟然可以這樣化整為零。下一步只剩,如何去搜截。他還沒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