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等候在關外的五百精騎,立刻簇擁著李清和他的妻女向遙遠地安西馳去。
楊國忠吃罷午飯便來到興慶宮政事堂內等候,他在這裡也有專門處理公務的房間,他一邊批閱高力士轉下來的奏摺,一邊耐心地等李隆基從後宮過來,一般而言,李隆基會在午睡後來書房呆半個時辰。
和李清將寶押在廣平王身上一樣,楊國忠甚至他們整個楊氏家族都將全部希望押在慶王李琮的身上,已經經不起半點閃失,吉溫說得極有道理,李隆基在對李亨打壓了這麼多年後,絕不可能任由李琮的權力肆無忌憚地膨脹,他的精力充沛,每晚都還能進行房事,至少還能活十年,怎麼可能讓李琮早早地替代他,貴妃娘娘說他動了立儲的念頭,這樣看來肯定不會是指李琮。
經過一夜的思考,他最終決定採納吉溫的策略,逼安祿山造反來阻止李隆基立儲的計劃,逼安祿山造反的具體策略有兩個,一是削藩,奪去他的河東節度使之職;二是殺死安慶宗,讓朝廷認為安祿山已反,造成既成事實。
但楊國忠足足等候了二個多時辰,眼看天近傍晚,卻連李隆基的影子都沒有看見,他不由有些躊躇起來,昨兒下了一夜的雪,該不會皇上陪貴妃賞雪景去了吧!他越想越有這個可能,便從房間裡走出,院子裡吵吵嚷嚷,幾個小宦官正在院子裡剷雪,楊國忠悄悄拉過一人,塞給他一粒金瓜子道:“去!替我將魚公公找來。”
這興慶宮再沒有第二個姓魚之人,小宦官會意,立刻飛似的向內宮跑去,片刻,小宦官沮喪地跑回,對楊國忠道:“相國,魚公公一早陪皇上到華清宮去了。”
楊國忠呆住了,李隆基竟沒有半點徵兆,說走便走了。
他揹著手在院子裡來回踱步,怎麼辦?是去華清宮還是直接去抓捕安慶宗?他心亂如麻,竟一時拿不定主意。
半天,他才一跺腳,罷了,先去找吉溫商量再說,他剛走出興慶宮,忽然看見長子楊喧飛馬趕來,眼中充滿了激動與興奮。
楊國忠臉一沉,兒子已經是戶部郎中,明年準備升戶部侍郎,竟還如此沉不住氣,他心中的怒火微微竄起。
“什麼事如此慌張?”
楊喧甩鞍下馬,飛跑到楊國忠的身邊,急聲道:“父親,李清昨晚回來過,已經帶著他的妻女跑了。”
楊國忠一怔,有些不相信地問道:“你怎麼知道?”
“剛才,我們看門之人發現李清府上有許多家人揹著包裹離去,便稟報了我,我抓住兩人問了才知道,李清昨晚回來過,天不亮時,便帶著妻女悄悄走了。”
楊國忠呆立的半晌,忽然‘啊!’地一聲大叫起來,他簡直要欣喜若狂,這下,他終於抓到了李清的把柄,已經來不急細想,他急忙向馬車跑去,跑到一半又停住腳步回頭嚷道:“告訴你娘,我去華清宮,今晚不回來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如棋(七)
然關中各地皆被大雪封路,但從長安到華清宮的沿路管,積雪稀薄、車馳如飛,一個時辰後,天剛剛擦黑,楊國忠一行便抵達山腳下,由於皇帝陛下駕臨,華清宮前的護衛異常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沒有皇上的召見,誰也不得擅入。
楊國忠的馬車停在宮前,早有小宦官飛奔前去稟報,片刻,一名宦官快步走出,向楊國忠深施一禮,笑咪咪道:“皇上請相爺覲見!”
一路行來,楊國忠的興奮漸漸被空氣裡的寒意降了溫,他開始感覺到自己有些鹵莽,李清將家人接走之事到底是真是假,兒子也並沒有親眼看見李清到來,僅憑一個下人的證詞,怎能妄下結論?以李隆基的精明,又該斥責他輕率浮躁。
甚至在靠近李隆基寢宮之時,他已經開始後悔,但人已經來了,後悔也沒用,楊國忠只能硬著頭皮隨宦官走進寢宮。
此時,李隆基正與楊貴妃站在窗前夜賞驪山的雪景,宮人來報,‘楊國忠已到。’
楊國忠雖是楊貴妃堂兄,但他畢竟是外臣,楊貴妃立刻躲進了內宮,李隆基雅興被掃,他心中極為不悅,慢慢地坐回了龍榻,
“臣楊國忠叩見皇帝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這麼晚也不讓朕清閒一會兒。”李隆基陰沉著臉道:“你究竟有何要緊事,非要追到華清宮來稟報!”
“這個。結舌。話卻說不出來。他本想改勸李隆基削奪安祿山河東節度使一職,可這件事已經討論過多次,雖是大事、卻不是急事。如果是今天下午在興慶宮與李隆基商討是可以的,但現在說此事顯然不合時宜,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