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左都御史曹於汴賣力堅持要提拔固原知州張鳳奇,在大殿裡講得口乾舌燥,然而崇禎仍然未明確表態。
將東閣大學士李標,吏部尚書王永光和左都御史曹於汴三位老臣攆出了養心殿,崇禎皇帝靠在寬大的座椅上凝神細思。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從頭至尾都沒有發言,駱指揮向來都是這樣,皇帝不問,他便不說。他知道崇禎皇帝是有事情要垂詢,便靜靜地等著,偶爾與侍候和秉筆太監王承恩交換著眼神。
良久,崇禎皇帝長出了口氣,抬眼看著駱指揮使,見駱指揮仍是端立著,挺直了後背,嘴角便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崇禎皇帝至少目前來說,對這位新任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還是很滿意的。
“駱愛卿,方才一直未問你的意見,駱愛卿以為,王愛卿和曹愛卿兩方之言,朕該聽誰的?”
駱養性恭敬地拱手,“皇上,雷霆雨露皆是皇恩,無論皇上最終決定如何,都是皇恩浩蕩。想來張知州也好,許同知也罷,都會心悅誠服的。”
崇禎呵呵輕笑兩聲,便換了個問法,“前天錦衣衛呈上的摺子中提到,平涼同知許梁收復平涼後,招收了許多兵馬,梁軍中的將領俱都分駐各城了?那梁軍如今到底有多少人馬?”
駱指揮點頭道:“不錯。許梁收復平涼城之後,將手下的將領戴風,龍峰,邢中山。萬文山,司馬求道等人分別駐守在鎮原,涇州,崇信和平涼等處,如今梁軍上下。已有近兩萬人馬。”
“兩萬人哪……”崇禎皇帝眼神驚疑地一閃,臉色微沉,自言自語道:“小小一個平涼同知,居然擁兵兩萬!日後若是由他做了平涼知府,那還得了?唔,那固原知州張鳳奇如何?”
駱指揮回想一陣。道:“臣這裡暫時沒有張大人的過多記載,張知州出任固原知州,向低調得緊,政績不顯,倒也無甚大錯。”
“哦。你這麼說,這張知州倒是個守成之人?”崇禎笑了,沉吟一陣,扭頭對侍候在一旁的秉筆太監王承恩道:“擬旨,固原知州張鳳奇遷為平涼知府,鎮原縣丞郭天敘為平涼知縣。”
養心殿內,筆墨都是時刻備好了的,王承恩很快便將崇禎皇帝的旨意擬好。握著筆抬頭看著崇禎皇帝,凝神細聽皇帝的下一句。
等了會,見皇帝沒有往下說的意思。王承恩不由輕聲問道:“沒了?”
崇禎皇帝聞言,點了點頭。
“呃,陛下……”王承恩皺了皺眉頭,遲疑著道:“平涼同知許梁畢竟是收復了平涼,立下大功的人,首次為部下請功。便全部駁回,是否會引起梁軍上下離心。許梁心寒,還請陛下三思。”
崇禎聽了。沉思一會,微微一點頭,道:“唔,承恩你這麼說,倒也不無道理。梁軍收復了平涼,朕若是一點表示都沒有,未免讓人覺得朕賞罰不明。這樣罷,鎮原縣丞郭天敘離任後,典史賀誠便接替縣丞一職罷。至於鎮原知縣黃道周,就依曹愛卿的建議,暫且不動。”
“陛下容稟,”王承恩咬了咬牙,又硬著頭皮道:“關於鎮原知縣黃道周的去留,老奴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崇禎皇帝對王承恩向來很信任,鼓勵王承恩說下去。
“曹大人認為鎮原知縣黃道周不宜出任平涼推官一職,老奴卻以為,把黃道周自鎮原知縣的位置上調離出來,有利無害。”王承恩徐徐說道。
“胡鬧!”崇禎皇帝不悅地道,“許梁手下已握有兩萬梁軍,現將黃道周提上去,不就是縱容許梁擴大實力嗎?梁軍畢竟不是正規的朝庭軍隊,任其發展下去將來結果如何實難預料,似這等不可控制因素,得時不時地打壓才好。承恩這招,可謂是昏招哪。”
“呵呵,”王承恩聽了崇禎皇帝的訓斥,絲毫不以為意。陪笑道:“老奴自然明白陛下的擔心,然而老奴此計,正是為了削弱許梁的影響力。陛下有所不知,許梁手下論智謀才幹,無人能出黃道周之右,把黃道周自梁軍的根基之地,鎮原城內調到平涼任推官,表面上看是將黃道周的品級提升了,仔細一想,實則是明升暗降。黃道周在鎮原縣,是一縣之主,權力集中,而升到平涼推官呢,上面有平涼府的知府張鳳奇,有同知陸一發管著,相當於圈養在平涼知府衙門之內了,猛虎一旦進了籠子裡,虎牙再利害又能有什麼用?”
崇禎皇帝聽了,想了一會便明白過來,哈哈一笑,道:“承恩此計甚好。就依你。只是誰還接任鎮原知縣呢?總不會是賀誠吧?”
王承恩心底輕舒口氣,暗道,許梁啊許梁,咱家看在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