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字什麼的,或者如果有人想當場試驗,也能用得上。
————————————————————————————————
一切準備妥當,建元二年的新年到了。
新年大典,是個吉利的場合,誰有什麼問題也不會在這個場合拿出來說事兒。一般呢,有什麼“祥瑞”、“吉兆”,也都會在這個時候往上報一報,裝一下朝廷的臉面。
過去的一年,是熱鬧的一年,朝上吵得很是熱鬧,官員升降也很惹人眼,不過,沒有什麼太劇烈的情節發生,總的來說,還算和諧。於是,歌功宏德的文章一篇篇的往上報。一樣的了無新意——開國這麼多年,一年一次新年大典,這樣的文章就像是歷史論文,除非有新的考古資料,不然,想有新意都難,不過是東拼西湊顯得很新罷了。於是,建元二年的新年慶典,很像是隻表揚成果的總結大會,而且還是沒成果強行擠成果的總結大會。
於是,當韓嫣要向上獻東西的時候,大家很興奮,注意力也提得很高——如此無聊又必須集中精神表現熱情的集會真是難為大家了,尤其是常參加這類集會的高層人員。
卷軸開啟,是裱好的五千言《道德經》,依次用的是幾種不同字型,看得大家嘖嘖稱奇。韓嫣因為最初理解上的誤差,逼自己練了一手好字,小篆是不必說的,楷書一寫出來,更讓眾人看得移不開眼。最起碼看著清爽,還一看就知道某字是某字。
盛世修史,只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會有更深層次的精神生活的要求。同樣,可以反證,如果是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水平提高了,那麼這個社會就是個不錯的社會。
大家圍上來,看的看、問的問,詢問一下創作過程什麼的。韓嫣很鬱悶——讓你們看紙啊,不是讓你們看字,雖然這字拿出來,也有顯擺的意思就是了。少不得一一回答了,這是在看到下人寫的隸書時受到的啟發,不過隸書太難看了,而小篆又太難寫,balabala……
又有人看到了字上的標點,再問這是什麼。再解釋。
新的字型,大家都是識貨的人,即便不識貨,也怕貨比貨。小篆的出現就是為了書寫方便,如今楷書,書寫起來顯然更方便,而且,這時隸書也已經出現了,讓大家接受,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況且,歷史上有關文字的大事,只有兩件:一,倉頡造字,二、李斯統一小篆。倉頡的老闆是黃帝,李斯的老闆是秦始皇。連起來看,你是說把韓嫣比成李斯呢?還是把他比成倉頡?蜂擁而上拍皇帝馬屁,劉徹聽得舒服極了。
對於標點,大家的反應就不一樣了。千年以來,就沒有人使用過標點!礙於如此大慶,不能說太刺耳的話,暗諷畫蛇添足的也是有的。
韓嫣拿出一張寫好字的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抬起筆,點了點。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這就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了。小學時學習點標點常會用的句子,記得很牢,因為自己小學時點過,到了弟弟上小學還點它,表弟小學還是它……
“如果,這種事情出現在斷獄上,豈不要死人?”輕輕一句,“如果是軍情,就不止是死人了。”
眾默。
韓嫣也默——到現在,怎麼就沒人發現紙這個東西呢?
————————————————————————————————
涉及嚴肅問題,堂上氣氛一時有些沉悶,女人們坐不住了。新年大宴,國母自是不能缺席的,三代國母同在,最有發言權的是竇太后:“老身不懂什麼朝政,只覺得阿嫣說得有道理,什麼事兒,說得明明白白的,總比讓人猜意思強。得啦,大過年的,不說這些了,這事兒啊,你們到朝上說去。”竇太后文化水平不太高,只覺得標點這東西一出來能讓大家讀東西的時候省力不少,應該是樣不錯的東西。她都說成這樣了,誰還會在朝上說不好呢?
“哎?這是什麼?”阿嬌。
韓嫣抹去後腦勺上的汗滴,心說,終於有一個人發現了。上前,揖禮:“回皇后的話,是紙。”
“紙?”這些人地位不低,接觸得不是竹簡,就是帛,而當時的紙可以稱得上“粗製濫制”,這樣的東西是入不了他們的眼的。此時聽到“紙”這個稱呼,都覺得新鮮。
再次解釋一下什麼是紙,然後評論道:“此物易得,比竹木簡要輕得多,能寫更多的字,比帛又便宜得多,略貧些的人家也用得起。臣見到這樣東西以後,就想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