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誤解了孩子的世界。兒童的社交能力並非意味著他必須彬彬有禮、見誰叫誰、謙讓合作、沒有衝突,兒童社交能力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們教給他,他就會了,一勞永逸了。兒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斷的體驗和練習中逐漸開發的。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認可他人存在、體會他人情緒、接納他人行為,這些都需要我們積累大量的經驗才能練就。
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家長們往往備感頭痛。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了這樣一個理念:衝突是壞事情。我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衝突,就意味著關係破裂,所以我們一向避免衝突、壓制衝突。因此我們也難以接受孩子之間發生衝突,難以剋制自己一個箭步衝上前,替孩子解決矛盾的衝動。
在這裡,我們不妨向動物學習學習。小獅子打打鬧鬧的時候,獅子媽媽和爸爸都懶懶地躺在一邊,不理不管不干涉。因為它們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們解決矛盾,雖然能夠取得一時的和平與寧靜,卻阻撓了幼獅生存技巧的開發程序。打鬧是在為幼獅成年做準備。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並非把他推給“社會”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間的衝突,也並非意味著我們袖手旁觀,毫無作為。孩子的社會交往活動是從他降生第一天開始的,他的第一任社交物件,就是作為他父母的我們。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們這裡得到練習,所以,我們怎樣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樣跟別人打交道。我們怎樣處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孩子就怎樣處理他與別人之間的衝突。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訓練師,是他們社交行為的模板。
對於兒童的社交活動,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要不要讓孩子學會謙讓?別人“欺負”我們家孩子了,我該怎麼辦?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你可能已經在其他地方讀過我寫的下面這段文字,不過我認為放在這裡,依然恰如其分。
童年時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人類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這種堅實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夠的內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很多家長這樣說:我的孩子太謙和了,別的孩子搶他的玩具還打他,是不是應該教他誰要打你就打回去,誰搶你的玩具你也搶回來,或者乾脆站在一旁看著誰搶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訓他,甚至教訓對方孩子的家長,讓孩子知道必須搶打爭鬥,不教育他這些不行,他將來無法適應這個社會,他謙讓別人,別人不謙讓他呀!
由於我們社會大環境的一些問題,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衝突和矛盾,父母的焦慮和恐懼就跟開水一樣滾滾沸騰,家長們生怕孩子眼前吃虧,將來挨欺負。其實這是把成年人內心的擔憂和偏頗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世界的所謂“險惡真相”。
孩子尚處於分辨善和惡的朦朧狀態,如果我們教給他一套懷疑一切、錙銖必較的作為,他成年後會怎樣對待這個世界呢?誰還敢跟他來往呢?如果我們給孩子營造一個善良的環境,他成年後會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和他人,他會主動去做善良的事情,他會下意識地尋找並且吸引同樣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會排斥那些不善良的東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麼,識別“惡”就不那麼難了。無論在哪個社會環境裡,一個善良、真誠、謙和、友愛、協作的人,都是受歡迎的,成功的機率也很高。
但是如果我們過早地教習孩子打、搶、鬥,不能吃虧,競爭競爭再競爭,那他就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了,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不知道怎麼和人打交道。把世界對孩子塗抹成一片漆黑,會讓孩子充滿恐慌,甚至失去生活的動力。當一個孩子把惡當成常態時,即便遇到善,他也認不出來,反而會誤以為那是異態,並加以排斥。
有這樣一個真理,你自己相信善良、真誠和愛,善良、真誠和愛才會來到你身邊;你敢於做一個善良、真誠和愛的人,你才會體會到這中間甜蜜幸福的滋味。否則你總是什麼都不相信,抱著那種虎視眈眈的目光看這個世界,你心裡也不好受。
說句大白話吧:你怎樣對待世界,世界就怎樣對待你。你看這個世界充滿險惡,你就會遭遇很多險惡的人和事;你看這個世界充滿善良,你就會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就這麼簡單。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小兒不會分享很正常
跟著媽媽出門去院子裡玩之前,菡菡特地帶上媽媽新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