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中的1/3是心理衛生服務。
移動網際網路使得心理諮詢還可超越地域的侷限,小城市和鄉村的困擾者也不必擔心所在地區找不到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即便你在一個隱蔽的孤島,只要有網路訊號,便可與紐約最權威最知名的心理諮詢師取得聯絡。
如果你走到一座橋上突然感到生命如逝水般毫無價值時,最好掏出手機和你的心理醫生取得聯絡。
假如泰坦尼克事故一個世紀後發生
碧海藍天,風平浪靜。突然,海軍某部一艘艦艇的發電機發生故障。機電長立即用“艦船裝備遠端維修技術支援系統”與後方的技術專家進行影片溝通,半小時內就排除了故障。該系統自投入執行以來,已完成多次海上重大演習和艦船出訪的裝備保障任務,成為我海軍裝備資訊化技術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2009年6月15日,釋出在《解放軍報》上的一條新聞。
這個新聞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電影《泰坦尼克號》。雖然是電影,卻是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
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耗資7500萬英鎊,製造了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船”或是“夢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1912年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1912年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走完了它短暫的航程,緩緩沉入大西洋這座安靜冰冷的墳墓。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身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為人所知的一次海難。
事件發生在20世紀初,無線電技術剛剛被髮明不久。而一個世紀之後,銥星系統已經上天,無線接入技術日趨成熟。如果“泰坦尼克號事故”發生在這個時代,悲劇也許不會重演。至少,當撞上冰山後,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出營救資訊,遠方的維修人員也可在第一時間指導其進行遠端維修。
事實上,在遙遠的另一片海域,美國海軍海下作戰中心早已提出一個叫做NCM的方案。當潛艇遇到麻煩時,船員使用攝影機拍攝故障裝置的影象。遠在海濱基地維修中心的專家藉助網路實時看到這些影象以及分佈在潛艇上的感測器,對故障裝置進行系統測試。根據測試結果,維修專家透過電子郵件向潛艇發出指示,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於美軍來說,遠端維修技術還有不少花樣。你聽過“可穿戴計算機”嗎?它適用於不容易訪問臺式電腦或不能使用筆記本型電腦的地方,或者要求操作人員不能用手去操作計算機的地方。無線區域網(WLAN)、大容量儲存器、持續語音識別、音訊I/O裝置、個人顯示器、輸入裝置、行動式計算機、電池……當這些平常的技術組合在一起,就誕生了這種奇妙的產品,實現外場維修和維修中心之間的互動式遠端維修和會診。
“可穿戴計算機是人機合一的產物。計算機雖然代替不了人,但可以增強人的能力、感知,使人真正擁有三頭六臂。”中國計算機學會可穿戴計算學組組長、哈工大可穿戴計算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孝宗教授說,並向我們描述了這樣的場面:大樓起火,煙霧籠罩,消防員透過隨身的可穿戴機迅速判斷其在整個樓房中的位置以及倖存者的方位;災情突然發生,救護人員透過可穿戴機進行遠端會診;飛機需要緊急維修,維修人員透過可穿戴機邊閱讀儲存器中的維修手冊,邊與總部溝通……
我們有理由相信,假如泰坦尼克號沉船事故發生在今天,歷史或將改寫,1500多個生命也將有著不同的命運。但這都只是假設。從驚心動魄的海難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海軍軍艦這樣高難度的技術故障都可以透過遠端維修搞定,更別說那些生活裡的小麻煩。
電腦壞了,冰箱失修,手機出故障……這些再也不是難題,只需一個按鍵,螢幕上遠方的維修人員就會立即幫你診斷,教你怎樣操作,直到一切恢復正常。
車壞在路上,你用手機撥通售後服務人員的VoIP電話,然後拍下可能的故障區域發給對方,甚至你們可以保持視訊通話狀態,他初步診斷後為你播放一段預先錄製好的關於換胎操作的Video,指導你一步步操作。整個過程都將被汽車服務商的系統和你自己的手機記錄下來,已備將來的服務調查和保險糾紛。
2009年,河北省人保財險公司和當地的一家電信運營商攜手,推出了遠端車輛定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