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而真正的人才何必留在這裡自虐呢?他們有能力飛,一定飛到大上海去了,要享受那裡的“十里洋場”、國際化大都市的“現代化”氣質。能力一般以上的,也大可以飛到寧波,那裡畢竟有一些大型的實業型企業,如波導手機、雅戈爾和杉杉服飾、還有這麼大吞吐量的港口,他們創業點子準,租個房子,買部傳真機,配個電腦,做外貿,真正地創業。

學在杭州的荒謬:天堂本是天書,豈能學習

如果你想來杭州學習,深造、練內功,那麼你得做好廢物的準備。這麼個休閒環境,人們普遍缺乏奮發向上的激情。這裡天天是笙歌燕舞,卿卿我我,粉氣太重。你當自己是“色即是空”的柳下惠先生,坐懷不亂,獨享清閒?或者當自己是臥薪嚐膽的勾踐,憤發圖強,所以,兩耳不聞窗外事,只讀聖賢書?這裡的學校旁邊都是什麼?什麼一夜間高發點酒吧會所、大小洗頭店,提供各種優惠的鐘頭房,可謂享受放縱的地方,舉目皆是,俯拾即是。你想看書,時時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你想作文,人人花前月下,男歡女愛?杭州本來就是一個享受、墮落的地方,還不如與進俱進,與之俱腐。所以,在杭州唸書的,少有做學問或者在學術方面有所突破的才學之士,只是鍛煉出一批新型的享樂主義的廢物。你遲早會拿著書,就如捧天書,索然無味,狗屁不通,心猿意馬,不如陪著戀人K歌逛吧。至於英語四級、專業課,成績及格即行,不行,又怎麼了,又不是我一個廢物?杭州多的是大學生廢物!所以,身為父母的為子女考慮,切莫將子女送到*的染缸裡——杭州。

遊在杭州:天堂多是*,享受在此

杭州是天堂,是享樂者的天堂,這裡招徠的客戶是達官貴人。如此定位,須在“姿色”大下文章。這座天堂之城,竟要什麼來點綴天堂?

杭州市政府想到了散發著*味兒的“休閒”?又因國際性三流會展——休博會要在杭州舉辦。所以,杭州市政府將“休閒”發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全城上下都是“休閒改變人類生活”的口號。所以有必要將蘇小小墓重新建起來,所以有必要讓各種休閒場所開滿街市,招收提供花樣百出的服務的小姐。她準備著歡迎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嫖客。想想,杭州是一個旅遊城市,的確要做好現代服務業,做好樓市產業,其它的不用管的——這是工作的重心。就這樣,也就是這樣,西湖歌舞昇平,漸漸名副其實地成為“官宦養老之所,富人休閒之地”。無恥的勾當也變得合法起來,甚至十分浪漫了。杭州曾經真的想成為“浪漫之都”。當然,到了那一天,西湖裡微波盪漾的估計就是春心一片,而浮在水面的都是避孕套了。

想想一個名利雙收的男人在杭州賺得湖邊一嬌豔女子,一湖映二塔,一舟攜佳人,卿卿我我,聽柳浪之鶯聲,賞平湖之月色,滿湖的風月,聚於斯,何等的浪漫?杭州真的要名副其實地成為“浪漫之都”。

然而,這一切產生的一個最直接的後果:西湖,乃至整個杭州的原住民離湖漸行漸遠。

我們的浪漫是如此的富有詩意。笙歌燕舞裡竟是那些一肚子*的政客暴發戶。

杭州人的生活品質並不如人意

杭州人並富裕,這是個事實。當然,在老杭州人中不乏一些人家庭底子比較好:如父母為官的,在97年體制改革之前,已經分了好幾套,現在做起房東,坐收租金,可以舒舒服服地過“寄生蟲”式的日子;或如經商的,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早年就有車有房,是“小K”一個,衣食無憂,現在過過日子比較舒坦。除此之外,大多數是平民。(平民總是大多數的。)這些平民,日子應該實事求是地說,過得並不是十分理想。除非被房價打腫了臉,充胖子,特要面子,以證實杭州人過得最幸福,“在天堂唱唱頌歌就有牛奶麵包”。

在杭州市場經濟的定律——購買力說明一個城市居民的收入,是絕對說不通的。客觀地說,在浙江的城市中,溫州人居民人均收入居於首位(它有龐大的民營經濟在支撐著),其次是寧波(它有得天獨厚的外貿經濟,還有波導手機、杉杉和雅戈爾等大型企業,加之一些浙商的精英——寧波幫,是一個很大的華人財團),再次是紹興(它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城市),次而才是杭州(杭州支撐它的實業,其實太少了,大多都是泡沫,什麼房地產,還有會展經濟。說得過去就是娃哈哈,說句實在話,我們不得不佩服宗慶後,至於讓中國人知道杭州有這麼一個品牌)。而杭州的房價卻是天價,遙居榜首。

中午時分,一個在湖州市人事局工作的同學過來見我,問了我這個才子最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