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階級觀點來分析,革命成功的草根教主“愛憎分明不忘本”,他是代表著草根階層的利益,而文人士子代表著精英階層的利益。所以,草根大王對文人士子從孃胎裡就帶著苦大仇深的階級仇恨。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是這樣的:“士”不管怎麼樣,即使是萬惡的舊社會元朝提出倒行逆施的“九儒十丐”等級觀念,但是“士”這階層無論怎麼貶抑,卻始終是官僚的後備隊伍,而且“有錢有閒”才可以讀書,才有資格做文人士子。而草根們呢,草根卻永遠是草根,要麼給階級敵人做牛做馬,服侍地主的牛群;要麼給洪七公幫主做徒子徒孫,淪為丐幫成員;要麼掄起兩板斧頭鬧革命,上梁山去替天行道。純種草根要想翻身成主人,千古而下,僅是朱元璋一人。

正因為這種階級仇恨嚴重的影響了草根大王的思維。一旦他手握生殺予奪的權力後,階級仇恨的種子就像酵母一樣發酵膨脹,便釀成了他對官員、富戶、對文人士子的猜忌和仇視。於是,教主大人磨刀霍霍向文人士子了:

首先,這位明教教主發明了“八股取士”。草根大王當上了這個斯文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