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士”這一階層,身份平等,都可以參政議政。(毒舌學術超男——易中天支援這種看法,不過,這個看法並不是他的高見,屬於拾人牙喙罷了!)
第五層意思是針對如何尋找教師而言的,有教無類就是“請教於人沒有固定的類別,即固定的人”,用白話來說就是,要請教相馬術就得向伯樂學,要請教琴術就得向伯牙學習,術業專攻,沒有永遠的教師,必須擇善而問之。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的愛情解構主義觀
一、
在愛情面前,有人信誓旦旦,“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誰知道,哪個被感動了,上了床,做那種事就像吃飯一樣稀鬆平常了,還會這麼悲壯兮兮地指天劃地?有人還說,“執子之手,與之偕老!”誰知道,手摸多了,也就沒有感覺了。再看看旁邊的一雙手更滑膩、更溫潤,那時還會巴不得與之拜拜,開始新的生活。
愛情是不能加上期限的。
二、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能夠滿足男女的現實意義大概就是:可以合法地*。
三、
誰成了愛情的俘虜,就想結婚;愛情的最終目的是生活在一起,像魚與水一樣,共享魚水之樂。但是,婚姻往往成為愛情之網,約束了魚水之樂,最終往往落得個魚死網破的下場。
四、
有人在歌頌偉大的愛情,說愛情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人世間最瑰麗華章,生命中最神奇的力量,生活中最動人的故事。不過,一旦戀愛中的兩個人反目,想想這樣的歌頌也只有肉麻的份。
愛情是不容許懷疑的,它只是一種信仰。
五、
在生活中或工作壓力的下的人,往往自擬為半瘟的魚,缺乏激情;即使在幸福生活的人,也會因為過度地一帆風順而覺得自己在溫吞水中,沒有什麼鮮活的成份。正是這樣,人們希望心有所託,渴望一份激情,在心臟地帶產生愛的火焰。然而,人所希望的愛情是一種生活之外的東西,透過此渲洩、放鬆,擺脫生活的無奈、工作的壓力、自我角色的責任感。這個意義上講,偷情才是人的需要,責任正是人一心要擺脫的。
現代人寧願相信:我快樂並放鬆甚至*著,所以我活著的。
六、
高潮的奏章恰恰說明激情的褪去,婚姻是愛情的高潮,卻說明愛情漸漸走向平緩真至熄滅。婚姻中的男女(愛情)往往只有責任:由機械地相伴、*用來維繫兩顆靈魂,使之證明依然死死地拴在一起。
婚姻因此是兩個人的戰爭,責任與厭倦共主沉浮。
七、
婚姻是件十分可怕的事,因為在人的一生很少能夠用一輩子來衡量的,婚姻因此獨一無二,成為終身大事。
愛情發展到婚姻,也就形成一輩子拴在一起契約(除非你不想擁有美滿的婚姻)。為這張契約實現表面上的有效,許多夫妻相處相當和諧美滿——不過,只是在客人來的時候。
八、
有人說,如果一個生活在沙漠裡,他(她)會愛上柏樹枝。人生活在生活的無奈、工作的壓力、自我角色的責任之中,他(她)會愛上一種自認為的激情,愛上可以傾訴的物件。正因為種種因素的綜合下,愛情成為人類最自然的感情。
愛是人內心的需要,更是生活的慣性。
九、
愛情是激情,而婚姻卻是理智,如果結合兩者,處理得好,便是幸福;處理得不恰,即使是二十年(甚至更長)的婚姻也會從中無情地撕裂,最終勞燕分飛。
十、
愛情是不假思索的感情,由於慾念或者軟弱,它猝然而生。正因為如此,來得比較快,但期限是一個問題,多久?戀愛中的人們總希望能夠天長地久,持續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這是在慾念或者軟弱時為了欺騙自己也是為了欺騙對方而許下的毒咒而已。
十一、
至上的愛情也是與金錢綁在一起的。愛情沒有金錢,不是餓死,就是起來造反。
甚至可以這麼說,愛情是販賣的。男人用鮮花販賣,用鑽戒販賣,用項鍊販賣,用名牌服飾販賣,或者用拼命付出來販賣。而女人也樂得被販賣。
因此,很多婚姻只是表面上的結合,也是票面上的結合。
十二、
哪來一見鍾情?一見鍾情是兩個在慾念面前各有所求的人一拍即合的產物,婚後不可能只看他(她)一眼,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