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林川b,他的記憶,是從午夜0點為起點,正午12點為終點的。
正常情況下的林川b,應該是直接在午夜0點時,開始經歷一些事情。
但是,因為林川使用了時間靜止。
林川b迴圈來到起點的時候,應該是會發現,世界處於靜止之中。
也就是說,他銜接著林川A經歷了1分鐘的靜止之後,後9分鐘的世界靜止。
再然後,9分鐘的世界靜止結束。
正常的世界時間開始流逝。
而那時的時間,是23點59分!
林川b有一分鐘的時間,可以保留原本應該由林川A才能保留的記憶!
如果把12到0叫做時間A區。
把0到12叫做時間b區。
那麼也就相當於,原本永遠活在時間b區的林川b,擁有了1分鐘的,A區時間!
那1分鐘的時間。
林川還是林川,他沒有變。
但他掌握的資訊,是變的。
比如,如果當時的林川b能夠接觸到A區時間下的人。
他就能瞭解時間A區的資訊!
又或者,他當時做一些什麼事,便可以給時間A區的人,留下某些線索!
現在的林川,是時間A區的林川A。
他並不知道,林川b在那1分鐘的時間裡,有沒有想清楚這些事。
也不知道他是否來得及留下什麼線索。
但他猜測的話。
如果林川b真的保留著12小時又10分鐘的記憶。
那麼他應該能想出這些,並且有所行動。
比如。
在時間b區的中午11點51分,使用1點時間屬性讓時間靜止!
這樣,林川A的迴圈記憶,便可以從11點51分開始!
這樣,他便可以有9分鐘的時間,區瞭解時間b區的資訊!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
一個時區的林川使用的10分鐘時間靜止,真的能為另一個時區的林川,爭取到多出10分鐘保留記憶的機會的前提下。
而應文修提供的資訊,也是讓林川A對自己的這點猜測,多少多出一些信心的。
第一次迴圈,應文修沒有感應到他的小紅的座標。
第二次迴圈,林川A使用時間靜止,應文修感應到小紅座標。
根據林川的這些推測,很可能情況是這樣——
林川b來到A時區的23點59分。
因為他掌握著某些b時區資訊,他回島上做了某些事。
讓小紅蛇的座標,出現在了島上,被應文修感應。
這樣的推理,勉強是合乎邏輯的。
但小紅蛇,應該不是b區林川帶來的。
因為林川至始至終都是同一個人。
只是記憶,將他分成了兩半。
所以小紅蛇的座標出現,應該不是b區林川直接導致。
而是b區林川在島上做了某些事,讓小紅蛇的座標出現。
而根據應文修的說法——
當小紅蛇和他在同一空間時,他能立刻感應到小紅蛇。
也就是說,把他們這一處海域,看成一個空間。
原本的小紅蛇,是在另一處空間。
因為b區林川做了某件事,讓小紅蛇來到了這處海域空間。
而開啟空間之門的鑰匙,在島上。
應文修的訊息,多多少少為林川的種種推測,做了佐證了。
林川並沒有直接將自己的額外資訊和推測,分享給其他人。
主要是,一來時間屬性本來就是他一個底牌,不可能隨意暴露。
二來,他推測的這些,多少有些複雜。
所以,就這樣吧。
“我們先潛回島上吧。”
說著,一船四人,便迅速潛入海中,揹著其他出海玩家,重新悄悄返回島上。
剛一上島,應文修便直接朝著林川建議道:
“你現在是總指揮,擁有言出法隨的能力,應該可以直接將整座島,夷為平地。”
“那些綠植,那些岩石,甚至那些高聳出的山峰,都可以給它推了。”
“少了這些障礙物,會讓我們的探索方便得多。”
應文修說得輕描淡寫,卻也隱隱彰顯著他的魄力。
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