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堡或者是羅馬的其他地方,而其中有些小城邦,甚至是幾乎舉國賒貸的,向國民借款投入了東方那片充滿夢想的土地。
正是因為這個,這些富裕城市的法蘭克人為之恐慌,而當他們從一些有君士坦丁堡來的商人那裡聽到,羅馬皇帝那為了自己的女人。甚至不惜與十字軍發生一場大戰的宣言之後,法蘭克人就不禁想象著,如果羅馬因為這件事情悍然撕毀與他們之間的那些協議,將會有什麼樣的災難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在這個時候的義大利城邦中,雖然一位年事已高,而且眼疾越來越厲害的的老人已經頗具威望,但是他還沒有足以讓人們為他效勞的機會,這位叫做恩里科。丹多洛的老人,依然還在威尼斯城外他那所有著一個不算小的小魚塘的鄉間別墅裡,裝扮著他隱士高人的身份,除了一些時不時的需要向他討教的的威尼斯貴族或者是“十人團”裡的那些執政官,還沒有多少普通人知道他的名字。
所以,不論是威尼斯還是其他的城邦國家,在這個時候除了恐慌之外,也還沒有人能夠產生那種近乎瘋狂的念頭,甚至就是正在飽受疾病困擾的恩里科。丹多洛自己,也想象不到,在自己已經風燭殘年的餘生中,會有一天成為為了財富,征服羅馬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傳奇人物。
所以,這位將來會有一番壯舉的老人。也和其他人一樣,茫然而困窘的等待著事情的發展,同時所有人的希望不禁都寄託在了穩坐梵蒂岡寶座上的教皇身上。
不過讓那些法蘭克人絕對想不到的是,當聽到那個訊息的時候,教皇克雷芒三世因為過於震驚,險些和他前任的前任一樣,因為這個訊息立刻蒙了聖召!
當時教皇身邊的人看到教皇原本因為操勞已經頗為蒼老的臉上一陣鐵青,然後一下坐在椅子裡,這讓所有人不禁大吃一驚,在立刻照顧教皇的同時,一些主教已經悄悄的離開,要去召集那些還在梵蒂岡的樞機主教們,做好教皇陛下可能會隨時駕崩的準備。
不過克雷芒還是很快緩了過來,稍一清醒之後,他命令人找來已經聞訊趕來的英諾森,在一陣關起門來的密議之後,英諾森立刻匆匆忙忙收拾行囊,在所有人的期盼中,登上了通往君士坦丁堡的海船。
而在地中海另一邊的南岸,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的東方戈壁上,另一群聽到這個訊息的人,也用他們各自的行動,表現著對這件事情的關注之情。
當訊息剛剛傳到,巴里安為他所聽到的這一切除了感到意外,更多的是難以言喻的憤怒!
對於十字軍,巴里安有著頗為複雜的心情,他既衷心希望十字軍能夠拯救聖地,又為大批法蘭克人湧到東方感到擔憂,他知道那些人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會如噹噹初他的祖先那樣就此留在東方,這讓巴里安不禁為自己這些老貴族們感到擔憂,他還記得當初蓋伊和雷納德那些人到來時,所引發新老法蘭克人之間的衝突,而現在,則要有整整一支軍隊的法蘭克人蜂擁而至,他們當中,甚至還有兩位國王,和一群數量驚人的貴族。
這讓巴里安從心底裡不由對十字軍產生了頗深的顧忌,他知道十字軍的到來肯定會影響到自己在東方的地位,而且隨著與薩拉森人重啟戰端,也許很快,那些新貴們就會開始大肆瓜分他們掠奪到的,從絲綢到盔甲,從黃金到女人的眾多戰利品,直到有一天,總會有人對東方廣袤的領地提出要求。與塞普勒斯之間的戰爭,不過是這種掠奪的開始而已。
而真正讓巴里安為之憤怒的是,是他難以忍受英國人居然在“他的”塞普勒斯主意的這種舉動。
當雷蒙把阿馬修斯做為自己對女兒的補償送給阿賽琳,然後黯然去世後,巴里安似乎已經看到了一個雖然渺茫卻並非不可能實現的希望。
而後,隨著雷蒙的兩個兒子相繼死去,巴里安覺得自己的希望已經變得越來越現實。雖然希冀兒子成為阿賽琳丈夫的計劃已經失敗,但是隨著伊莎貝拉被迫離開,而他成為了的黎波里的監國之後,巴里安發現自己距離那個希望已經越來越近了。
的黎波里與塞普勒斯伯爵國的伯爵,一想到這個稱號就激動不已的巴里安,總是因為過於興奮從睡夢中醒來。
跟隨雷蒙多年來的經驗讓他知道塞普勒斯所具有的巨大意義,同時也知道那座島嶼對於做為沿海城市的的黎波里來說,是一個多麼寶貴的堅固屏障。
從海上對的黎波里的威脅,將會受到來自塞普勒斯島艦隊的抵抗,而一旦遭遇到擁有強大軍隊的異教徒的進攻,即便最後面臨城陷失敗。塞普勒斯也不失為退守喘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