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來。
他其實不知道自己該遊走些什麼。
只是聽葉海明的,儘量讓自己思維放鬆,儘量將潛意識放出來……
於是他儘量去想一些很放鬆的事。
比如小時候,不識愁滋味的快樂時光。
就這樣,整個追光秘境的映象迷宮,所有玩家被分為了三類人。
有的人,覺得追光秘境不可解,已經提前放棄;
有的人,聚在迷宮出口處,繼續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腦海中構建的兩幅迷宮地圖。
剩下的第三類人。
則是如無意識地遊魂般,在迷宮之中,隨意地遊蕩著。
這樣的畫面,屬實有些詭異。
然而追光秘境之外的林川看著這一幕,眼底卻浮動一絲柔和的光。
片刻後,他整個身形消散,彷彿化作一道光,也融入了追光秘境之中。
比較神奇的是——
對追光秘境理解最深思考最多,也為之付出最多的葉海明,並不是最先感受到“光”的。
反倒是連兩幅迷宮地圖,都不曾在腦海構建的秦知行,率先達到了那種玄之又玄的狀態。
或許是因為頭腦比較簡單,也沒什麼壓力。
秦知行決定要放鬆自我,釋放潛意識的時候,比誰都釋放得快!
甚至,他剛開始還漫無目的地遊走。
可很快,直接毫無負擔地倒地上睡過去了。
他的睡夢中,起初也是繼續著,他為讓自己放鬆,而想的那些輕鬆的事兒。
比如小時候對世界很好奇,上山下海,囂張得不行。
只是,“夢”著“夢”著,他睡夢中的畫面,莫名就變了——
變成……
一處陌生而又熟悉的院落。
他依舊是一個小孩,在院子裡撒了歡地玩。
院子裡有一棵銀杏樹,他稍微再長大一點,就開始爬樹了。
坐在樹枝上,揪一揪銀杏葉子,很歡快。
但凡秦知行還有自我意識,他就會意識到……
這並不是他!
而是宮十一的兒子!
但睡夢中的秦知行,是沒有意識的。
他去感受了,另一個,他完全都不認識的人的世界,卻毫無所覺。
第二個捕捉到“光”的,是徐問劍。
實際上……
徐問劍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就感受到了特殊的羈絆。
起初只有一個。
他知道,是另一個他。
因為他和凡爾白,本身就有羈絆。
徐問劍也很放鬆,沒有任何壓力地,去感受羈絆。
但很快,他發現……
他所能感受到的羈絆,開始變多!
不僅僅是徐問劍!
多出來的幾個,是誰?
起初,他還會有這樣朦朧的想法。
但當身心徹底放鬆,他不會再想是誰。
反而覺得那麼多羈絆,是理所當然的事。
甚至他的潛意識裡,已經沒有徐問劍了。
他可以是任何人,所以羈絆也可以是任何人。
焦正青陷入的夢境就比較離譜。
或許是沉睡之前,腦海裡想的就是佛。
於是夢境中,他也變成了佛。
他看到一個小孩,在解剖兔子。
從兔子的屍體裡,拉出了內臟。
按理說,他身為佛,應該上前教育。
但是他沒有。
反而好像不以殺生為惡,向小孩投去一個稀鬆平常的目光。
如果這個時候的焦正青還有意識,可能會猛地一驚。
因為那小孩,長的是卓開天的臉。
但是焦正青不記得了。
他甚至連自己是焦正青都不記得了。
他是佛。
平等地看待一切。
陸陸續續。
最後一個捕捉到“光”,進入奇幻夢境的,反而是思緒最深的葉海明。
因為他看似想明白了,看似瀟灑。
可實際上,他身上想要破解追光秘境的執念,反而最深。
甚至在夢境中……
他也是在破解迷宮的。
不過夢境中,他並沒有身處迷宮。
而是站在一處天台上。
看著天邊染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