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北方一千多公里外的滿洲,大戰過後,大明軍政各方也在打掃戰場,進行著善後處理。大量的物資——糧食、布匹、燃料、藥品、生活用品,日夜用火車運到關外,儘快滋養這塊被戰火蹂躪過的土地。除了大明政府,大明各界也紛紛出錢出力,踴躍捐款捐物,由各個民間慈善組織籌辦押運,跟著列車一起送往東北去。就連朱佑榕也帶領皇室成員慷慨解囊,捐出不少私房錢,購買了大量衣服、藥品,出錢包車,送往關外。
大明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大戰過後,不能再餓死一人。
而與此同時,開往關外的軍列更加頻繁了。更大量的彈藥、燃料、軍需品,晝夜不停遞送到關外明軍各單位手中。在戰役中傷亡的明軍官兵不斷運回關內,而生力軍則不斷的補充到關外。
明軍意思很明顯,雖然不再往關外增兵了,但是也不打算絲毫減弱關外的軍力。始終維持著50個師的精銳部隊。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那一邊,蘇聯的軍列也在晝夜不停地往返。一個團一個團計程車兵齊刷刷地下車,幾十輛幾十輛的坦克被卸下來……蘇軍在不斷增兵。但是由於兩房運輸線長度的懸殊,蘇軍增兵的速度是不能跟明軍比的。雖然現在明軍已經不再增兵了,但是蘇軍想要在兵力上趕上、或者接近明軍的水平,好像都遙遙無期。
蘇聯寄希望與談判解決中亞問題,在明軍喝日軍鏖戰的時候,採取了作壁上觀的政策。也許是斯大林不希望在擴大戰端,不希望把戰火從中亞燒到遠東。那樣的話,蘇軍勝算太小了。當然斯大林相信蘇軍不會像日軍這樣慘敗,但他也絕不會天真到認為能大勝明軍。從雙方的運輸線長度來看,蘇軍天然就吃虧,而且是吃大虧。何況從明軍橫掃日軍所展現出的強大戰鬥力來看,蘇軍也很難佔上風。
最好的結果,就是雙方不勝不敗,在遠東僵持著。那麼,一個新的大泥潭又形成了。
在中亞已經陷入了一個大泥潭了,斯大林實在不能接受再在遠東陷入另一個大泥潭。那樣搞不好他在黨內的地位都會動搖。
但是現在,隨著十萬日軍灰飛煙滅,東北由明軍一家獨大之後,斯大林似乎又清醒了些,有些後悔作壁上觀了。現在明軍下一步的目標,有可能是朝鮮,但也很有可能是蘇聯。
明軍當然有足夠的理由進攻朝鮮——那樣明國就會取得他們夢寐以求的日本海出海口。而且佔據了朝鮮半島這個戰略要地,今後遏制日本將更加方便。至少對馬海峽再不是日本獨享的了。只需一次成功的登陸戰,明軍就能把軍隊送上日本本土。
而且現在日本弱小,蘇聯強大,這時候避實擊虛、先解決掉一個弱的敵人,是每個聰明人都會做出的選擇。朝鮮半島雖然防禦嚴密,但畢竟是有限的,有一個邊界。從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很容易看到戰爭將在哪裡結束。而進攻蘇聯,那將是一個“無限戰爭”。對於明國來說,廣袤的蘇聯是“沒有邊界”的。進攻開始的時候,根本看不到戰爭的結束點。
換句話說,我蘇聯怕陷入泥潭,他明國憑什麼就不怕陷入泥潭?以蘇聯的體制,可以死傷上千萬人毫不在乎,因為國民是麻木的,至少國民的大腦如何思考這件事,是控制在黨的手裡的。而明國那種脆弱的“立憲政體”,每個國民都能正常思考,正常看待“死亡”的意義。他們的國民能承受過高的傷亡嗎?
斯大林託著菸斗,在煙霧瀰漫的房間中緩緩踱著步子,長長地思考著。
……
在南京,也有一個房間此時也是煙霧瀰漫。不過卻是另一種氣氛。
向小強、十四格格、還有大明的外交部、東廠的一些要人,和幾個俄國人坐在一起,親熱地說笑著。
其中一個人身著沙俄陸軍將軍服,面色冷峻,聽得多說的少。這就是鄧尼金。
' '
第138集 俄羅斯聯邦共和國
現在兩場秘密談判同時在南京進行。一場是跟莫斯科的代表,商談兩國停戰、以及疆界劃分事宜。另一場是和鄧尼金、克倫斯基等一幫**政府的軍政首腦,商談幫助他們建立自由俄羅斯。
確切的說,現在大明跟莫斯科的談判,根本就是在演戲了。大明一邊據理力爭地提出一個又一個領土補償方案,一邊不斷抗議著蘇軍在遠東的增兵。同時還對蘇軍把一萬多日軍接走表示強烈憤慨。總之,顯得大明也是非常有誠意——至少是非常希望結束戰爭、建設北方的。
但是現在,大明已經磨刀霍霍了。白讓蘇聯吞掉偌大的南北二疆,打死那麼多人、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