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6部分

軍各主力戰列艦、巡洋艦中也紛紛可以見到。原因只有一個………德國的鑄炮水平高超,其同身管的11英寸炮無論在威力還是射程上都堪與英日的12英寸主炮(305mm)相提並論,而且重量和炮彈分佈度都較12英寸炮來得佳。德國並不是不會造12英寸炮,但偏偏造11英寸炮與英國抗衡,在火力相當的前提下將節省下來的重量用於裝備更厚的裝甲板,正是這種策略造就了德國海軍的戰場生存能力。英日美等國同級的戰艦無論是速度還是火炮口徑都要強於德國,但在進行一對一對抗的前提下,均要甘拜下風,特別是戰場生存能力上,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均落於下風。

德國人對於他們的青島防禦體系十分驕傲,他們唯一的短腳就是嶗山灣跟附近幾處不在德軍防區內的淺灘,英日聯軍一旦從那裡登陸,勢必將包圍青島。日本對於青島幾乎是勢在必得,因此可謂是舉國之力來攻,一旦青島被圍,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但因為中國方面雖然沒有向日本宣戰,但民族主義者出身的那位大總統顯然也不願意這麼輕易的就放棄了青島,已經派遣了軍隊補上了德國的短腳,現在,英日聯軍除非下定決心將中國拉入戰爭泥潭,不然,英國人跟日本人就只能正面硬啃青島要塞。

聯合海軍想用艦炮摧毀炮臺並不容易,青島炮臺經過一年多的加固後顯得異常牢固,只有在1萬米以內用188mm口徑以上主炮的炮彈直接命中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要想造成毀滅性打擊,至少需要11英寸艦炮在7000米內或12英寸艦炮在7500米內準確命中,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敵方艦隊沒有準確的炮兵校正,就是有也可能因為距離不夠而無法使上力氣,若是攻得太近,分明就是炮臺的靶子。要塞炮雖然不及艦炮身管長,射程也沒有同口徑艦炮遠,但炮臺所處的位置較高,居高臨下的射擊威力可以有效彌補射程不足,而艦炮則要從下往上開火,最大射程會受到影響。一來一去後,英、日的優勢便逐漸被蠶食了。

“已進入艦炮最大射程,是否開炮?”周防號作為加藤所在的旗艦,負責整個艦隊的資料傳輸和炮兵校正,否則各艦自顧自射擊將難以壓制炮臺火力,因此專設聯絡官統一指揮。

“立即開始攻擊,各艦降低速度,力求穩定性和準確度,但最低航速不得低於8節,以便有充足地機動力……”加藤手持望遠鏡在仔細觀察,周防號高大的桅杆上同樣也有技術軍曹在觀測。

炮彈離膛而出,膠州灣日德第一次大炮戰開始打響。

日本艦隊地火力雖猛,但由於缺乏有效地觀測與校射手段,整體看來是得勢不得分,要麼因為測距時沒有估算好射程而落到了海中,要麼就高高地越過德軍炮臺地頂部而在其身後較遠處炸響。由於炮彈落地時巨大地爆炸聲和掀起地滿天塵土砂石,和正中炮臺地射擊效果幾乎相同,讓桅杆上負責觀測的軍曹不知所措。猶如抓瞎一般在短短地十多分鐘內,日英聯合艦隊已對原先進行模糊定位的德軍各炮臺進行了數次齊射。但幾百發炮彈居然無一命中,最近地一發爆炸點也在炮臺的100米開外。對這些堅硬如烏龜殼式的防護幾乎沒有造成絲毫影響。倒是驚天動地地爆炸聲讓青島城中的德軍和國防軍將神經繃得更緊。

為了避免被要塞炮地還擊所命中,日英艦隊一邊炮擊,一邊以低速進行機動以便轉換陣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命中率。但非常令人疑惑地是,在這10多分鐘內,所有地德軍炮臺沒有哪怕還擊過一發炮彈。讓人大惑不解,加藤定吉中將不是初次經戰之人,他不會天真的以為德軍就此放棄了抵抗或者所有地炮臺已經在剛才地盲目齊射中被報銷。在他看來德國人被打個措手不及是有可能地,但像這般毫無動靜,任由本方艦隊開火的怪事卻孕育著更大地風險。饒是他絞盡腦汁也是無能為力,旁邊地專業觀測軍官也不斷訴苦:“對方沒有任何還擊,無法根據其彈道來測定方位,目前也無法對炮擊效果進行評定。”

加藤眉頭緊皺,他也弄不明白德國人的打算,只好道:“命令繼續射擊,令各處儘快校正,以確定各處海防炮臺所在!”

“哈伊!”

德國人真地被打蒙了麼?沒有!早在日英艦隊剛剛開進膠州灣時。炮臺已做好了準備,隨時都有可能開火。但明智的指揮官制止了這種盲動行為,他們需要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來進行報復。就在震耳欲聾地爆炸聲中,設在亨利王子山主峰的炮兵觀測所一片忙亂。專業軍士們忙著圖上作業,將敵方艦隊地分佈和方位逐一標定。在耐心觀察對方地機動能力和陣位變換規律後,觀測所已將一系列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