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帥,川北有變,第十二標標統李秀昂昨日調宋韜趕往重慶續職,據可靠情報,有人見到日人進出第十二標所在的巴州跟重慶!”
李漢面上登時陰沉下去了,“日本人?”
自從來到這個年代之後,日本這兩個字就成為了他心頭的一塊大石,沉甸甸的壓得他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對於這個中華民族永遠的敵人,他的心中除了忌憚之外還是忌憚!
自鴉片戰爭,中國的衰弱暴露在世人眼中之後,一向只能仰望著中國的日本,開始野心膨脹起來,尤其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其國力逐漸增強,其國民也日漸狂妄,以為日本爭霸的出路就在於逐步蠶食中國,於是,在1894年,日本舉傾國之力,作賭“國運”之豪賭,突然向中國方面開戰。不幸中國方面雖然有李鴻章建設起來的強大海軍,但清政府實在不堪,無可救藥,當關繫著兩國命運的甲午戰爭爆發時,政府最關心的,卻是慈禧即將到來的六十“大壽”。結果自然不問可知,中國一敗塗地,喪師割地,賠款達至二萬萬兩之巨。
中國的洋務運動受此打擊,數年間都一蹶不振。而日本發了戰爭橫財,從此更加堅定了只有蠶食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世界霸主的決心。不過,日本野心雖大,但狹小的國土製約了日本的發展。要想吞併中國就無異於蛇香大象了。甲午戰爭中日本從中國搶掠去的龐大的財務,在一大批才思卓越、善通謀略的政客指揮之下,這個沒有多少家底的國家卻在鄰國陷入發展停滯之後,不願意放棄仍和一個機會,充氣一般的快速壯大了起來。壯大自己之餘,這個國家的決策者們還沒有忘記制定長遠合適的計劃,看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放緩了對中入侵,實際上卻換了一種被他們高層稱之為‘扶持革命’的謀略,暗地裡則積極鼓搗和製造著中國的分裂與混亂。
諷刺的是,號稱‘國父’的孫文,正是日本軍政高層一手扶持起來的對華第一號大殺器!
李漢還清楚地記得後世著名報人王芸生先生對日本行為的精闢論斷:”(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對華之一貫政策,為煽動內亂,破壞中國之統一。清末之排滿革命,日本實援助之,助款濟械,歷有年所。然彼非同情中國革命,其真正目的,系欲中國長久分裂,彼可坐收漁人之利。在辛亥革命時,日本一面援助孫黃,一面又幫助滿清反抗民黨,而彼於首鼠兩端之際,備取得其操縱與干涉之代價焉……”
除此之外,李漢還從歷史書上看到,同盟會高層、南陽同盟會、東京同盟會等,都有受日本政府和黑龍會之命混入其中的日本人,這其中多以有著隱秘身份的日本軍人跟情報系間諜為主,上海光復之後,滬督陳其美身邊迅速聚攏了,日本浪人萱野長知等人,後來個個位居顧問要職,可以說,這一場最高智慧與戰略的對決,中國還未下棋便已經先輸了何止一手!
經過百年的時間沉澱之後,很多的秘密以及不能被稱之為秘密了。後世大多數的國人都能透過網際網路,從爆炸的資訊之中看到一條他們不願意也不敢相信的真實訊息,那就是同盟會總理孫文返國之前經過日本,曾與日本有關方面達成若干協議,其中每一條在國人眼中都跟賣國沒有區別。
歷史上辛亥革命之後,日本雖然因為國內軍政高層正在爭奪本國政權而分不開精力,不過這個貪婪成性的國家還是在分不開身的情況下,不忘宣佈,中國革命只能限制在“本部”,若及於滿洲,日俄兩國將不與列強相商,立即出兵,撲滅革命。
中國人內部的紛爭,有日本深深地插足其間,本來已經足為恥辱,而日本儼然以太上皇自居,對中國革命指手劃腳,稍有血性的中華兒郎,能不感覺刺痛?
當然,同盟會之中的親。日派系實力強大,卻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日本的所作所為沒有警惕之心的。宋教仁一系主張內閣總理制、為此還跟主張總統負責制的孫中山爭吵不知道多少次。而黃興這幾年也逐漸察覺到了日本對於同盟會的影響力,為此還跟孫文等人有過爭吵,最後惱怒之下去了南洋負責同盟會南洋支部。
種種的種種,無不顯示了日本戰略的高超,對於大多數革命黨人受到日本人‘大亞細亞主義’的洗腦,讓他們對於日本有著過於一廂情願的看法,以為日本與我“同文同種”,在歐美諸列強面前,中日未嘗不可以結成相互提攜的友邦盟國。他們不知道,相比於歐美諸國,日本才是中國的生死大敵,日本才真正具有對中國的狼子野心!
因為不高明的一群革命黨人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強國身邊豈容另一個強國存在,看看日中、日俄戰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