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2. 第 12 章

同德,可今天卻突然支援呂后,對他們來講無疑是一種背叛。

可,科舉若開,便意味著所有人都有當官的可能,他們跟隨陛下出生入死換來的榮華富貴又算什麼?

——憑什麼他們九死一生才能換來的東西,後人動動嘴皮子就能獲得?

“丞相說得好聽,可這九州天下的百姓也只出了我們這群人,可見戰將與能臣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更不是所有百姓都具備的東西。”

“丞相萬萬不可。”

“陛下臨行前將國事託付您與娘娘,可不是讓您萬事都由著娘娘的。”

大臣們圍攻蕭何。

呂后有些意外。

這位大漢丞相素來左右逢源滑不溜秋,莫說在大臣與她之間了,就連她與陛下之間他都是四平八穩的,從不偏向任何一人,且性格比較保守,在事情沒有出成效之前,他不可能表態,今日怎突然改了性子,在科舉制度上支援她?

莫不是昨夜她走之後張良找了蕭何?

呂后看向張良,張良輕輕搖頭,呂后更加意外。

——所以,蕭何為什麼在這種事情上幫她?

她昨夜的那番話並不足以支援蕭何完全倒向她,不過是陛下已老,蕭何不得不給自己找後路罷了。

但僅限於陳平周勃一事,並不包括她推行科舉,這種堪稱開天闢地的改革,以蕭何之謹慎,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斷不可能幫她。

呂后蹙了蹙眉。

“此話便是誤解我了,我何時由著娘娘性子了?”

蕭何一捋鬍鬚,笑眯眯道,“今日支援科舉,也並非支援娘娘,而是支援留侯罷了。”

“留侯貴族出身,世代簪纓,卻能跳出貴族思維替天下百姓考慮,留侯高風亮節,世所罕見,留侯如此,我又豈能不為百姓著想?不推行新政?”

蕭何側臉轉身,對著張良深鞠一躬,“我替九州百姓謝留侯。”

“丞相過譽了。”

張良稍稍側身,避開蕭何大禮,“此法乃娘娘提出,我不過是執行娘娘的策略了,具體如何,還得看丞相推行進度。”

“娘娘大義,留侯大義,我定然鼎力支援。”

蕭何向主位上的呂后頷首。

“好,這才是我大漢丞相,心繫萬民天下。”

呂后一錘定音,“丞相既無異議,那便從今日開始,一月內出具體章程,三月內推行全國。”

“此制度牽扯甚廣,非一般人所能推行,故遷丞相為右丞相,留侯張良為左丞相,丞相可有異議?”①

“臣無異議,謹遵娘娘之命。”

蕭何俯身拜下。

“臣無異議。”

張良拜下。

呂釋之立刻跟上,“娘娘聖明。”

朝中大臣本分兩派,一派是沛縣出來的功臣集團,以蕭何為首,另一派是後來跟隨劉邦的功臣宿將,以張良為首,正常情況下,只要這兩人同意,無論什麼政策都能暢通無阻。

但今日不同,事關子孫未來,哪怕蕭何張良同意了,其他大臣也遲遲沒有表態,手持象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什麼話都不說,端的是要與呂后抗爭到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