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人佔了大便宜(丟了越南,開放雲南),招來罵聲一片,險些丟官罷職。如果從戰略角度講,在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暫時犧牲區域性利益爭取時間趕上對方,是一個可行卻又無奈的選擇,可是,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會理解並同意這一點呢?

不管國人怎麼評價,李鴻章所做的一切,應該是太不容易了,老頭子幾乎是用盡全身的力氣在撬動這個龐大笨重的朝廷向前行進,他所面對的,是一艘支離破碎滿目瘡痍的腐朽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突然暴風雨來了,很多人嚇得臉色蒼白,爭先恐後逃進船艙躲避,李鴻章和一群人卻堅守在船頭,抵抗著撲面而來的暴風雨,當風雨終於過去,船體也受了一定的損傷,躲進船艙的人們又都跑出來,指責李鴻章們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於讓船受了損傷,是“賣國賊”,“喪權辱國”!

如果讓人知道,這次的中國自制戰列艦計劃,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爭取來的,那麼,他和李鴻章會不會被國人一併罵成賣國賊呢?

想到這裡,他的心中有一絲涼意。

他仔細地想了一下,給李鴻章回了信,在信中,他對老頭子的苦心表示深刻理解,但也希望能夠將不利影響達到最小,按他的考慮,中國和法國的這次“秘密結盟”最好以“秘密軍事協定”的形式達成,不對外公開,廣州灣可以成為法國海軍在遠東的補給站,但不是租界地性質的軍事基地,可供法艦停泊,但不能駐兵,如果法國同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爆發戰事,中國可以提供廣州灣給法國作為後勤基地,並可以暗中給予軍事支援,同樣,中國如果遭到日本和俄國甚至是英美的海上威脅,法國遠東艦隊也有暗中支援中國的義務。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他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歐洲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以英國最為強大,長江一帶都是英國的勢力範圍,法國目前的勢力在印度支那半島,手剛剛伸到了雲南,和英國還差得很遠,中國目前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和俄國,法國海軍的實力當時僅次於英國海軍,適當的利用法國的力量牽制英國一下,讓中國能夠有時間積蓄足夠的力量抵擋身邊的俄國和日本,甚至是美國的威脅(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應該是個還算可行的選擇。

再次派專人給李鴻章送信後,他的思路又回到眼前的造船工作上來。

造船不是一件嘴上說說就能辦成的事,這項工作需要很多其它方面的配合,造船的鋼材就是一個問題,還有裝置,法國人到底能夠提供多少幫助現在還說不準,據他了解,法國目前只有1890年下水的“若雷吉貝里”級戰列艦在紙面上可以和“君權”級一拼(實際動手肯定不成),他手頭雖然有很多詳細的“君權”資料,但有些關鍵的細節問題不是他這個半吊子軍迷能夠解決的,還得有專家和可供參考的樣本才行。

不過,因為中國的造船工業一開始就師從法國,在裝置標準和口徑上倒不存在什麼問題(各國造船廠的裝置標準和口徑都不相同,德國造船廠的裝置拿到英國也許只能當廢鐵來賣,一戰結束時英國把德國的造船裝置都拍賣了也是因為這個),這也算是一個有利的地方吧。

而其它的這一切,只能慢慢來了。

可他現在的時間,夠讓他把中國版“君權”順利生下來嗎?

他這邊在等李鴻章的訊息,那邊“北洋船政局”的籌備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了。

裴蔭森老爺子是典型的實幹家,在得到了孫綱的授權後,他立刻把自己的好多門生故舊都招到了旅順來,和北洋現有的人員一起,開始制訂計劃,購地建廠,在他的指揮下,一切工作井井有條地開展起來。

孫綱建立“北洋船政局”的計劃已經上報朝廷了,光緒皇帝遲遲沒有批覆,孫綱有些擔心是不是翁師傅那裡又出什麼問題了,聽到他的擔憂,馬玥命令北洋軍情處的人立刻行動,和京城的人員取得聯絡,打探訊息,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他忙活“北洋船政局”的同時,馬玥已經決定讓北洋軍情處分別招募人手,在京城建立情報網,隨時監控朝廷的動向,由於沒有無線電,電報又不安全,她只能鬱悶地以信鴿代替,倒是孫綱安慰她說她想的很周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軍隊還大量使用信鴿呢,才讓她釋然。倒是朝鮮和日本的情報開展工作快得讓他吃驚,原來甲午戰爭結束後,中國和日本以及朝鮮又恢復了正常貿易,為了方便貿易往來,雙方都互相設定了許多商站,馬玥藉機一邊和日本人做生意,一邊把軍情處的人安插進去,用她的話說,一邊賺錢一邊搞情報,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