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都象是演戲。
其實史蒂芬跟吉諾比利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是有的人不怎麼想著,想著史蒂芬做為新人,竟然要把吉諾比利逼走,除了感嘆這個社會的現實外,就是替吉諾比利不平,當然了站在史蒂芬這邊的也有,他們則是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要認清現實,能者為上,史蒂芬的表現既然超出了吉諾比利兩條街了,那麼吉諾比利讓位也是應該的。
史蒂芬和吉諾比利沒有什麼影響,其它人卻是受到了影響,到了第二天客場跟猶它爵士隊的比賽中,第一節的時候還好,到了第二節,史蒂芬跟吉諾比利同時在場的時候,隊友們竟然變的無所適從起來。
單節落後了對手五分,正好跟第一節取得的優勢相抵銷,而到了第三節,即使是史蒂芬下場後,球隊仍然沒有迴歸到正常的狀態,比分的差距反而被擴大十二分,這個很多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看不明白,馬刺隊怎麼成這樣了。
到了第四節,在維奇象吹風機一樣的怒吼聲中,馬刺隊短暫地恢復了正常,發動了反攻,可是僅僅把比分的差距縮小到個位數,就再也無能為力了,史蒂芬遭受到了基裡連科的重點防守,身高臂長,力量又不吃虧,彈跳反應又相應敏捷,完好狀態的史蒂芬遇到這樣的對手自然沒有問題,可是今天的史蒂芬就不行了。
與此同時,鄧肯在跟布澤爾的交手中也絲毫沒有賺到便宜,布澤爾的腳步靈活,特別是跟德隆威廉姆斯的擋拆讓人依稀看到了昔日的“郵差”馬龍和斯托克頓,靠著他們兩個最後時刻的擋拆進攻和基裡連科的防守,馬刺隊再也無力將比分拉近,一直到比賽的最後一刻,靠著史蒂芬最後的一記中投,馬刺隊將差距縮小到了八分,輸掉了這場比賽。
這是本賽季馬刺隊第一次連負,如果不算總決賽的話,這是上個賽季三連敗之後,時隔半年之久的連敗,越發引起了眾多媒體和廣大球員的猜測,《聖城快報》的記者凱文再次更新了他的專欄。
他在文章中稱,馬刺隊的這場失敗印證了他的觀點,如果馬刺隊在第二節沒有取得優勢,那就有可能輸掉比賽,而這場比賽中,維奇雖然把史蒂芬換到了第二節,但是吉諾比利和史蒂芬之間卻沒有以往的那種默契了,這才造成了失敗,最後凱文說道,馬刺隊的球迷應該為這兩場比賽是在客場舉行而慶幸,不用在眼前忍受煎熬。
而同時布倫亞克溫特雖然沒有發表新的文章,但是他卻在一期電視訪談節目中對馬刺隊的這場失敗進行了點評,認為馬刺隊亂象已現,史蒂芬跟吉諾比利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不可彌補的裂縫,導致了馬刺隊的慘敗(八分也算慘敗),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相信馬刺隊的失敗會越來越多。
當主持人問他史蒂芬和吉諾比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是不是受他那篇文章的影響,布倫亞克溫特非常謙虛地說道,他相信他的文章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史蒂芬和吉諾比利或許根本沒有看過這篇文章,最後他用了一句“一山不容二虎”的中國偐語來說明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
當幼虎還沒有長成的時候,一山可以容納二虎,可是史蒂芬的成長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就出現了這種情況,馬刺隊已經到了必須做出選擇的地步了,不然的話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危言聳聽,你這個狗屎一樣的傢伙。”看完這個節日後,維奇憤然把電視機關上,然後又拿起電話,撥通了霍爾特的電話:“老朋友,你還沒有做出決定嗎,沒看再不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影響到我們的戰績了嗎?”
霍爾特在電話裡面繼續表示了自已的猶豫不決和難以取捨,史蒂芬這樣的球員是好,可是他的表現卻只有一個賽季,他以後還能不能繼續這個的表現,很難說,其實這個賽季就已經可以看出史蒂芬沒有總決賽那樣的神奇了。
如果這句話被史蒂芬聽到,一定會覺得屈死,這總決賽跟常規賽能比嗎,區區一場常規賽值得我那麼拼命嗎,而且就算是我想表現,那也得教練給我這個機會才行吧。
霍爾特同時還擔心的就是史蒂芬的身體,他這樣的打法對他的身體依賴性非常強,現在看不出來,以後隨著身體素質的下降,還能不能維持這樣統治級的表現很難說,畢竟史蒂芬是黃種人的身體,每次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阿米爾克教授說的史蒂芬的腳傷隱患。
做這樣的決定就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如果把史蒂芬當成球隊的未來了,史蒂芬卻表現下滑或是身體頻繁傷病,那對於馬刺隊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畢竟他窮人一個,折騰不起,從骨子裡,霍爾特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