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衛飛揚眉頭一皺,低聲道:“康王趙敢?三哥應該與他從未謀面、素不相識吧?怎地尋到這裡來了?”

楊致一愣,嘿嘿笑道:“你哥哥我如今可是個人見人愛的香餑餑,你不知道啊?”(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264章 但求非敵

衛飛揚說的不錯。至今為止,楊致與三皇子康王趙敢從未謀面,素不相識。按照楊致的想法,二人以前不搭界,以後發生交集的機會也不會太多。

但不管怎麼說,總有一天會要碰頭的。不管以後各自走的是何道路,總歸都是彼此路上繞不過去的人。

在這種情形下見面,只有傻子才會相信是湊巧“偶遇”。

其實寧王也好,康王也罷,在楊致眼裡並無分別。你們“心懷大志”也好,“各懷鬼胎”也罷,關我屁事?

楊家操辦的兩場喜事,兩位皇子雖然統兵在外,但都遣人奉送了重禮。由此可見,他們對楊致且不說有心巴結,至少也無意得罪。認真說來,兩位皇子都是自己的便宜大舅子,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

楊致與衛飛揚交換了一個眼色,輕咳幾聲,整了整衣襟,快步走上河堤迎了上去。

衛飛揚從小被皇帝選作越王趙啟的玩伴,從軍之前出入宮中猶如自家後院,自然與幾位皇子相熟。

只是幾位皇子性情各異,又地位有別。其時太子趙恆雖有儒雅溫厚之名,卻不苟言笑,更忙於政務,難得一見。寧王趙當堅毅果敢,醉心兵事武技。平日在宮中相遇見面,衛飛揚上前參拜問安,趙當能在鼻子裡“嗯”一聲,已是給了極大的顏面。康王趙敢的做派與趙當相彷彿,生母李妃是個本分的老實人,不僅沒給兒子添麻煩,而且在宮中口碑不差。雖在皇帝面前不得寵。畢竟對兒子看護有加。加之三位大皇子比衛飛揚年歲大得許多,趙當、趙敢封王開府建衙之後。又被皇帝加意培養,外派統兵征戰。是以衛飛揚只與年歲相若的越王趙啟相伴時日最久,感情最深。

然而,天家無私事。太子倒了,皇帝尚在。試圖與皇家子弟講感情攀哥們,無疑是很幼稚的。說到底,無論衛飛揚還是楊致,除廢太子趙恆外,與其餘幾位皇子既無感情可言,有無仇隙之說。楊致當初助秦氏抗擊劫殺黃金。完全是一心為私,絕非為公。如今太子倒臺,認真說來,趙當與趙敢還應感謝他才是。否則的話,哪兒輪得著你們屁顛屁顛的爭皇位?

在楊致、衛飛揚腦子飛轉的同時,平時威名赫赫卻頗顯低調的康王趙敢對二人亦是不敢有絲毫小覷之心:論聲名,這二人哪個不是名振天下?論戰功,這二人哪個不是戰功彪炳?論實力,楊致手握堪當一國水師的無敵艦隊。掌控中華諸國與海外的通商水路,更兼在山東外海諸島大肆移民事漁屯墾,構築炮臺等諸多工事,在事實上已是一方諸侯。遑論封他個萬戶侯了。即便封他個異姓王,他又會稀罕麼?聖旨?在有的人眼裡是天降福音,在有的人眼裡就是個笑話!

能入皇帝法眼的兒子。通常不會太笨。楊致不僅自身武技強悍,心智過人。深通經濟之道。富可敵國,是個摟錢高手。他誰都不怕。也不需要怕誰。徐文瀚、衛飛揚雖是百年難遇的大才、帥才,於亂世雄主而言,仍不足慮。真正要小心應付的,只有楊致。

趙敢深信,這個道理,不只是他親愛的父皇明白,他的皇兄寧王趙當也明白,自己當然必須要明白。——這是個姓趙的一家子都得罪不起的人。至少現在惹不起。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基本上都沒落下什麼好下場。

既然雙方對彼此的路數都心知肚明,那麼就即興開演吧!

“偶遇”也好,有意也罷。雙方明明是頭一次會面,卻如多年未見的至交好友一般,彼此的目光是那麼熱絡與親切,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真摯而自然。

因是並非正式場合的野外,又都身著便服,是以楊致與衛飛揚迎上前去,離康王趙敢十步餘外便自停步侍立,躬身抱拳一揖,不約而同的用含含糊糊的江湖口吻,朗聲道:“在下楊致、在下衛飛揚,見過康王殿下。”

從身形上看,趙敢無疑在大夏四位皇子中最顯高大健壯,頗有幾分燕趙猛士風範。爽朗一笑,遙遙伸手虛扶道:“這不是折殺本王了麼?二位快快免禮,免禮!”

近前目光灼灼的注視楊致與衛飛揚片刻,連連頷首讚道:“都說飛虎侯楊致不只勇悍難名,且文采斐然,不想竟還生得這般高大俊朗!”

又親熱的拍了拍衛飛揚的肩膀:“飛揚,本王比你年歲大上許多,平日與你往來甚少。我大夏英才輩出,昔日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