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既然如此說;那我一定盡力而為”
既然吳琦滿口答應;杜士儀接下來無非是對他挑明瞭種種茶引司的扶持措施;從倘若沒有銷路;茶引司負責組織商人以指導價統購;到提供各種種植輔導;再到提供茶葉品質管理等等各種規範;一個個名詞把吳琦說得眼睛圓瞪;只有傾聽點頭的份;最後告辭出門時仍有些迷迷糊糊的。
而吳琦一走;杜士儀便笑看著身旁的陳寶兒道:“又都記下來了?”
“應該……不差。”
用心而不是用筆記錄的記室當久了;陳寶兒也覺得駕輕就熟;即便是每天整理這些東西;甚至於晚上要寫的ri記;他寫起來也越來越容易;往ri那些讀書讀史時不甚明白的道理;如今也有漸漸豁然貫通的感覺。現如今他已經完全明白了杜士儀讓自己當這個記室的用心良苦;要知道;比起閉門讀書來;這些經驗要寶貴千倍萬倍。
“等我們離開蘇州的時候;興許你就會多一個師弟了。”杜士儀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了這麼一句話;見陳寶兒眼睛大亮;追問他是否又要收弟子;他卻搖了搖頭笑道:“不是我;是你三師伯。他今天救了人;又大發善心打算收個徒弟;和我當年遇見你的情形雖有差別;可也差不了多少”
果然;就在這一天傍晚;裴舒同和顧佑這一對郎舅就聯袂造訪。前者固然又是好一番千恩萬謝;後者卻在拜謝之後;又直截了當地問出了另一句話。
“杜侍御和裴御史既然是從蜀中來;可知道有蜀地之人於我江南買地種茶;除此之外;還在種植一種名曰木棉的東西麼?”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老的妙處
read_content_up;
在蜀地是雷厲風行推行茶而在淮南乃至江杜士儀最重要的任務卻和當年宇文融這個勸農使做的類那就是——勸茶。
否連茶田都沒有多少那一年能發出去多少茶引茶收得了多少錢?天子在乎的是茶可不在乎茶事的發展究竟是什麼情況
勸茶這種從蜀中如今客居吳地的吳琦自然有足夠的經驗和發言只要他肯勸散居蘇州各地的吳氏族人必定會為之心動。而在杜士儀原本的設想和裴寧同姓的裴舒同既然也貨賣茶若能在此事上發揮作此次他和裴寧的江南之行必然能夠大有效用。誰知他和裴寧yin差陽錯旁觀了裴舒同那難以啟齒的家和裴顧兩家也就有了些因而顧佑找上門之更是直截了當問出了另一個直中靶心的問題。
“自然知道。”
杜士儀並沒有支支吾吾推說不而是直截了當回答了這四個這讓原本打算無論如何也要探問個究竟的顧佑有些意外。
而裴舒同也聽說過近來從越州、杭州、湖州一直到潤各地都有人大手筆地購入相當數量的田地。從那些不適宜種稻子的山到那些對種稻子來說相對於燥的旱林林總總的成交據說遠遠超過數萬畝。此時杜士儀說竟然知就連他也一時忘了來瞪大了眼睛問道:“杜侍御竟知道此事內情麼?”
“說不上什麼內情。只是蜀地益州的幾家大想在江南種植從西域引來的木棉。當除了木棉之蜀茶如今紅紅火而江南氣候和蜀地一樣cháo溼溫所以眼看蜀茶供不應他們也就自然想到來江南看看可有合適種植茶葉的田地了。”
杜士儀說得簡可顧佑也裴舒同也都不是初出茅廬ru臭未於的愣頭青。尤其顧佑回去老宅和父親商議之得知新來的山yin尉就是蜀中益州崔氏的而富陽縣丞也是蜀中益州聯想到蜀中來人購置田他怎不jing醒?
此時聽到杜士儀這他就肅然一又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杜侍御既然如此如今在江南各地置產的這些蜀中人竟然是相識的?如若如可否勞煩杜侍御幫忙引見一二?因叔德之顧家這些年已經漸漸種只是野茶移植卻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今顧氏也有頗多山地荒廢閒如若可想向蜀人討教種茶之道。至於木棉之我也著實好奇得很。“
別人來自然比自己去推銷來得簡單方便。杜士儀想了想便笑著說道:“寶將我的名帖給顧郎君。”
見陳寶兒雙手捧了一張自己的名帖過顧佑慌忙恭敬地接他就解釋道:“你若是知道這些蜀人居不妨持帖去拜訪。不如今我已經離任成都卻也不知道他們還是否念得舊情。”
“杜侍御在蜀中經早聞聽上下讚口不想必蜀人一見名帖必定肅然起敬。”顧佑笑著恭維了一將名帖貼身收這才看了裴舒同一正sè說“我已經向家父稟報了此家父已經派了身邊幾位得力的媼婦來服侍八而大郎的身體也已經頗有好轉。承蒙叔德寬已經原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