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蘇軍徹底打敗了白軍,感到不安的中國再次進行了動員,組建了八個步兵師、六個山地師和五個炮兵旅。國防軍總兵力高達130萬,陸軍在很短時間內就擴充了一倍。在此之前,中國還召回了退役飛行員,定購了新飛機,正式擴大空軍。
稍後,中國第二次向哈薩克增兵。此次增兵,國防軍陸續派出了四個裝甲師,六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三個山地師和三個炮兵旅,共三十八萬餘人。這樣一來,中國在哈薩克的駐軍將會超過七十萬。因為時間關係,中國不得不先從內地抽調部隊,連東北地區也抽調了兩個師。
國防軍進駐哈薩克時,國防軍與董氏聯絡後,從內地調集了一批火車司機等工作人員,專門為此次軍列服務。所有列車均加派衛兵,沿途車站也全部封鎖,列車工作人員被限制活動範圍,只能活動在車頭及第一節車廂……總之,國防軍採取了一切措施,為部隊調動保密。裝甲師秘密進駐哈薩克,是在十月初。四個裝甲師被部署在切爾卡爾。
與此同時,徹底解決白軍的蘇聯紅軍,開始向哈薩克集結。蘇軍的集結速度,遠遠超過中國增兵的速度。到十一月中旬,國防軍剛剛增兵三分之二,蘇軍已在哈薩克邊境地區陳兵百萬了。
……
1926年11月14日,蘇聯紅軍越過烏拉爾河,戰爭爆發。
……
戰爭的過程就不詳細描述了,簡單說一下。
我們都已經知道,哈薩克北部地形有利於防禦,而且靠近新疆,比較受重視,防禦能力強;哈薩克西部則截然不同,地勢一馬平川,地廣人稀,利攻不利守。而且,哈薩克西部靠近俄羅斯腹地——蘇軍運輸便利,中國卻運輸不便。
所以,蘇軍的進攻兵分三路,選擇了北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西部古裡耶夫和西北的阿克糾賓斯克三個方向。其中,西部為重點,兩路大軍將近七十萬,由圖哈切夫斯基親自率領。
此時此刻,中國駐軍的情況卻不是很好。
中國的第二次增兵,還沒有結束,在哈薩克的駐軍不足六十萬。而且,北哈薩克部署了十五萬守軍,南哈薩克有五萬,卡爾切爾的守軍僅有三十五萬——這已經是駐軍總部竭盡全力了,駐軍總部阿克鬥卡的兵力還剩不到一個師。但是,卡爾切爾的守軍並不是一個防守的配置,其中大半是裝甲部隊和騎兵部隊。預訂的計劃,是以步兵防禦,以裝甲兵和騎兵突擊。在廣闊的荒漠上,裝甲部隊的大規模突擊,絕對不是步兵所能夠抵抗的……
然而,現在兵力相差懸殊,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略有不足。進攻不足以給敵人以毀滅性打擊,防禦,騎兵和裝甲兵的防禦能力,還不如步兵呢!
……
汪道銘在最艱難的時候,已經讓騎兵下馬,轉職成步兵,參與防禦,併為裝甲兵的轉職作了心理上的準備。
再說,北部防線。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已經被修建成堡壘密及分佈、戰壕縱橫交錯的軍事要塞。並得到了增援部隊。蘇軍雖然從東西兩個方向猛攻,試圖以兩面夾擊取得進展。但在吳佩孚的指揮下,國防軍有條不紊地,依託地勢積極防禦。蘇軍雖數倍於守軍,卻沒有取得有效進展。
但是,中國在北部只有六個師,除了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外,在東哈薩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和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地區,也有一條通道。此外,在阿克莫拉和科克切諾夫也需要部隊守衛。所以,國防軍在東哈薩克,只佈置了一個師。
蘇軍在此的兵力佔據了絕對優勢,雖然東哈薩克的交通很差,蘇軍進攻需要繞遠道而行。但蘇軍還是派出了軍隊從這裡進攻。不斷有小股的蘇軍深入東哈薩克,進行破壞,王澤被迫從阿克莫拉有限的駐軍部隊中,派出大批騎兵,在此地區巡邏搜尋。
我得知哈薩克的情況以後,心急如焚,只能加快部隊的組建工作。很多恢復性的訓練,只得到哈薩克去訓練了。並派出了除近衛師以外的所有內地部隊,前往哈薩克。我以三天二個師的速度,向前方增兵。
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後悔裁軍的決定,即使我明知那是必須的,卻也無法不後悔。這兩年的軍費開支,仍然佔到國家財政收入的近六分之一,如果不裁軍……都怪高爾察克,失敗的也太快了,真是爛泥扶不上牆!白軍不用多,再堅持兩個月,國防軍就都佈置完了,怎麼會如此慌張……
在這裡,不得不說,將鐵路複線修到卡爾切爾是明智的。國防軍在古裡耶夫和阿克糾賓斯克,各佈置了一個團的守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