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那麼些人說 起比唱起還好聽。
所以,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擦亮眼睛觀察他怎 樣做啊!
………………………………………………
無欲則剛
【原文】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日:“申棖①。”子曰:“棖也欲②, 焉得剛?
【註釋】
①申棖(cheng):孔子的學生。②欲;貪慾。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毅的人。”有人說:“申棖是這樣的人。” 孔子說:“申棖貪慾,怎麼可能剛毅呢?”
【讀解】
有貪慾就不可能剛毅,所以,成語說——無欲則剛。
這有點像另一種說法: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要是不徹底呢?那就有所畏懼了。
欲與剛的關係也是這樣。
無欲則剛。 無慾不是指一點慾望沒有,像個木頭人或非出家不可,而是 說沒有過分的慾望——貪慾。沒有貪慾,就可以做到“軟硬不 吃”,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至大至剛 。
而一旦有了貪慾,不是“吃人家的口軟,拿人家的手軟”,就 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哪裡還有什麼剛毅的男子漢呢?
在“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樣一個時代,貪汙腐敗成為 社會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是相當複雜,但從貪汙腐敗 者個體的情況來看,則無一不是因為慾壑難填而造成的。這正如 孔聖人所說的那樣:“申棖貪慾,怎麼可能剛毅呢?”無論你職位 再高,資歷再老,一旦陷入貪得無厭的慾望之中,就會成為金錢 和物質的奴隸,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聲敗名裂,還有什麼 剛毅可言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腐倡廉就是節制貪慾。
當然也不是禁慾主義,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
“恕”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原文】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 “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給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給別人。” 孔子說:“賜呀,這不是你做到了的。”
【讀解】
自己不願意別人強加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實際上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
我們已經知道,子貢是孔子的高材生。作為這樣一個高材生, 又抓住了老師思想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問題來談體會,按理說該得 到讚許,卻不料被老師一盆冷水迎面潑下來,說:“賜呀,這不是 你做到了的。”
連子貢都沒能做到,又有誰做到了呢?恐怕就只有顏回了吧。 可惜我個們在《論語》中還沒有看到孔子對顏回這方面的評價 。
倒是在《衛靈公》裡,當子貢問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 奉行時,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來,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 是非常難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終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僅子貢沒能做到這一點不足為怪,就是我們大 不都沒能做到這一點又有什麼可怪的呢?
只能說,“恕”道(不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原文】
子貢問日:“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 不恥下問③,是以謂之‘文’也。”
【註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諡號“文”。②敏:勤勉。 ③下問:向下請教。
【譯文】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回答說: “他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溢為‘文’。”
【讀解】
古代君主、大臣、貴族死後都要依據他生平事蹟給一個稱號, 這就叫“諡”,所給稱號也就叫諡號。關於“文”的說號,《逸周 書·諡法解》列了經緯天地、道德博厚、學勤好問、慈惠愛民等 等多種品德,也就是說,凡是有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諡為 “文”。那麼,孔文子到底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諡為“文”的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