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帝師”、“國師”。寇謙之在宮中辟穀不食,精神奕奕;扶乩請神,天相多多;畫符鎮災,希冀太平;講經論道,施術弘教,深得太武帝的器重。

特別是公元425年的時候,大夏王赫連勃勃病亡,其子赫連昌繼位。對是否西伐大夏,朝臣意見不一。於是請來寇謙之“天師”決定吉凶。寇謙之首先同意崔浩的意見,又自認為大夏曆來窮兵擴戰,民心不安;又新喪國君,政局不穩。如出兵征伐,定會一石三鳥,會取勝而歸的。於是,寇謙之在宮中,大作法事,祈禱勝利。後對太武帝說:“此戰必克,陛下以武應天運,當以兵定九州,後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果然這一戰旗開得勝,公元440年太武帝還根據寇謙之的建議,改元“太平真君”,後又應寇謙之所請,親自至道壇受符籙。自此,北魏歷代皇帝即位時,都至道壇受符籙,成為一種法制,依此作為鮮卑拓跋部統治漢族的一種依據。

就這樣寇謙之在北魏朝廷不僅立住了腳,同時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而對天師道的改革也越來越多,此時的龍虎山天師道卻是進入了一個低潮。。。

第四百一十六章鬼媽媽(14)梳妝盒裡的鬼

北魏是由鮮卑族建立的,而這個民族又以信仰佛教為主。寇謙之的新天師道得到太武帝崇奉之後,自然影響到佛教的發展,但當時太武帝對佛教並無惡意。後來,太武帝發現僧尼不守清規,幹些傷風敗俗的事,遭到太武帝的憎恨,才下令禁僧俗來往。

公元445年也就是太平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