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11),乞食於野人(12),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13)。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14),以告姜氏(15)。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16)。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17),曹共公聞其駢脅(18),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19)僖負羈之妻曰(20):“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候而誅無禮,曹其首也。於盍蚤自貳焉(21)”乃饋盤饗,置壁焉(22)。公子受饗反璧。
及宋(23),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24):“臣聞大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25),而至於今,一也。離外之患(26),而天不靖晉國(27),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28),而從之,三也。
晉、鄭同齊(29),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及楚,楚子饗之(30),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31),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32),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33)。
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34),右屬藁踺(35),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36)。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
晉侯無親(37),外內惡之。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38),其將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秦伯納女五人(39),懷嬴與焉(40)。奉匾沃盥(41),既而揮之。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懼,降服而囚(42)。
他日,公享之(43),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44),請使衰從。”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45)。趙衰曰:“重耳拜賜!”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衰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註釋】
(1)及於難:遇到危難。(2)保:依仗,依靠。(3)校(jiao):同“較”,較量。(4)狐偃:重耳的舅父,又稱子犯,舅犯。趙衰:晉國大夫,字子餘,重耳的主要謀士。顛頡:晉國大夫。魏武子:魏謅(chou),晉國大夫。司空季子:名胥臣,晉國大夫。(5)唐咎(qianggao)如:部族名,狄族的別種,隗姓。(6)儔:讀chou。(7)妻:嫁給。(8)適:去,往。(9)就木:進棺材。(10)處狄:住在狄國。(11)五鹿:衛國地名,在今河南濮陽縣南。(12)野人,指農夫。(13)乘:古時用四匹馬駕一乘車,二十乘即八十匹馬。(14)蠶妾:養蠶的女奴。(15)姜氏:重耳在齊國娶的妻子。齊是姜姓國,所以稱姜氏。(16)遣:送。(17)曹:諸侯國名,姬姓,在今山東定陶縣西南。(18)駢(pian):並排。脅:胸部的兩側。
(19)薄:逼近。(20)僖負羈:曹國大夫。(21)蚤:同“早”。貳:不一致。(22)盤饗(sun):一盤飯。置壁焉:將寶玉藏在飯中。(23)宋:諸侯國名,子姓,在今河南商丘。(24)叔詹:鄭國大夫。(25)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26)離:同“罹”(li),遭受。(27)靖:安定。(28)三士:指狐偃、趙衰、賈佗。(29)齊(chai):類,等。(30)楚子:指楚成王,饗(xiang):設酒宴款待。(31)波及:流散到。(32)治兵:演練軍隊。(33)闢:同“避”。舍:古時行軍走三十里就休息,所以一舍為三十里。(34)弭:弓梢。(35)屬(zhu):佩帶。藁:箭袋。踺:(jian):弓套。(36)子玉:楚國令尹。(37)晉侯:指晉惠公夷吾。(38)
後衰:衰落得最遲。(39)秦伯:指秦穆公。納女五人:送給重耳五個女子為姬妾。(40)懷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