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獲封王爵,又擁有府邸和財勢,這無疑對他日後繼承回紇可汗之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葉護拜倒在地:“臣葉護,拜謝吾皇萬歲萬萬歲!”
皇帝李亨笑著擺了擺手:“免禮平身。”
皇帝正準備宣佈含元殿設宴犒賞回紇人,卻聽葉護伏地繼續道:“臣請陛下早日賜婚回紇,臣父在回紇翹首期盼多時了!”
葉護這話一出口,滿朝文武都暗暗倒吸了一口涼氣。額……皇帝的臉色也微微一變,尷尬地嘴角一抽,望向了理正氣壯的葉護。
當時,為了跟回紇人借兵平叛,皇帝跟回紇可汗許諾和親。磨延啜將女兒嫁給敦煌王為王妃,而作為禮尚往來,皇帝承諾會許配親生公主給磨延啜為妻。
實事求是地講,當時的李唐王朝搖搖欲墜,安祿山叛軍佔據戰場主動權,先後攻克長安洛陽,中原大半落入安賊之手。在這種情況下,回紇人能出兵助戰,完全是看著李唐皇帝許諾的各種條件和好處。
皇帝許諾回紇人可以在中原擄掠糧草財富。所以,葉護在洛陽合法劫掠,官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帝許諾回紇人可以從中原帶走人口奴隸,所以回紇人擄走了大批次的戰俘返回回紇人故地,人口對於回紇這種遊牧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人口就有希望,就有兵員和國力。
皇帝還許諾賜婚公主。
皇帝甚至還許諾了一些更實惠的東西,包括和親後的互市貿易,也包括大唐王朝可以無限期無限制收購回紇戰馬,當然是以高價收購。還包括大唐王朝隨時向回紇輸送糧草輜重,傳播中原文化。
如此種種,如此好處,回紇可汗磨延啜豈能不心動。所以就派出了長子葉護率軍挺進中原,其實也打著趁火打劫和渾水摸魚的念頭。
現在也就是大唐在與安祿山的戰鬥中佔據了主動,平叛即將取得最後勝利,若是安祿山反敗為勝,回紇人說不準也會從背後狠狠插大唐一刀子,然後與安祿山平分天下。這幾乎是必然的。這種蠻夷種族,只認利益,哪有什麼交情和信譽可言?
所謂父子之邦,就是這麼來的。
皇帝的女兒給回紇可汗當老婆,皇帝就變成了回紇人的老丈人。這種政治上的交換,說穿了還是利益的交換,與公主賜婚無關——哪怕賜婚和親的公主是醜八怪,回紇人也根本不在乎。
當時純粹是為了籠絡回紇人,李亨甚至授意當時的廣平王現在的皇太子李豫跟葉護結拜為兄弟。
時過境遷,皇帝或許早就忘記了這茬,根本無意許婚了。但不成想,葉護竟然當眾提起,將了皇帝一軍。(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五章 和親之爭(2)
第四百一十五章和親之爭(2)
金殿之上,鴉雀無聲。只能隱隱聽見很多朝臣急促的呼吸聲,皇太子李豫目光陰沉地緊盯著葉護,心頭暗暗冷笑。但他卻是要看看,面對回紇人的咄咄逼人和得寸進尺,皇帝會怎麼處理。
葉護卻是昂然不懼,繼續朗聲高呼:“當日陛下許以賜婚公主,臣父汗在漠北****翹首以望,等待公主北往。這數月以來,父汗先後三次傳書臣,要求臣向陛下請婚!”
皇帝尷尬地呵呵笑著,卻是一時間無言以對。
他還能說什麼呢?當初都是他當著回紇使節的面一一承諾的,而且還是派宗室敦煌王親赴回紇表達的,還有他的詔命為證,抵賴是抵賴不了的。
眾臣都保持著異樣的沉默,李泌微微皺眉掃了葉護一眼,心道這些回紇人果然是得寸進尺,剛剛獲封王爵,又從中原撈了不少財富糧草,回紇人助戰根本就沒有吃虧,竟然還想索要大唐公主和親?!
然而李泌也深知此時根本不是跟回紇人翻臉的時候,大唐哪怕是吃點虧,也要趕緊把回紇人安撫下去,免得後院起火。
葉護也不是傻子,他一看皇帝這個樣子就知道大唐有悔婚的架勢。葉護眼珠子一轉,想起前兩日磨延啜給自己的書函上給自己交代的嚴命,索性就伏地不起,繼續朗聲高呼:“臣父汗從回紇傳來求婚書,還請陛下依諾賜婚!”
葉護從懷中掏出磨延啜發來的求婚書,高高舉起。
皇帝不得不讓小太監下去取上來,卻沒有開啟看。也不用看,無非就是一些沒有營養的求婚的套話。
葉護伏地不起。擺出了一副皇帝今日不賜婚,他就不依不饒的架勢。總而言之,他今日無論如何都要討到皇帝賜婚的態度,否則他沒法向磨延啜交代。事實上,磨延啜在回紇已經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