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部分

辦大眾教育的唿聲一浪高過一浪,洶湧的民意站在了孔晟一邊,這讓即便是捆綁成團的江南世家大族和官僚權貴階層也是無可奈何。

即便是楊奇都突然意識到,孔晟長袖善舞在不經意之中,發動百姓開啟民智,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逐步打壓世家和本土官僚派系的過程中,將江南的軍政大權輕鬆接管。

無論承認還是不承認,如今孔晟的兩道宣撫使衙門已經取代楊奇的江南處置使衙門變成江南道最高的行政權力機構。而再有神龍衛的監察偵緝,江南道官員都不敢妄動。

楊奇只能面對現實。

而宋家的人,在宋安被執刑流徙之後,也變得深居簡出,表面上遠離了江南道權力紛爭的漩渦中心。宋家的田產也在被清算之列,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宋寧這個影響江南道政商兩界深遠的實權派,絕不會坐以待斃,更不甘心被孔晟奪去手裡的權力和既得利益。

江寧城中暗流湧動。

其實這一切都在孔晟的意料之中。自古以來,最難做的就是從既得利益者手裡奪取利益。不過,孔晟已經下了最大的決心,不把土改推進到底誓不罷休。實際上,他也已經沒有了回頭路。

楊家。

楊奇緩緩放下手裡的三字經,面色有些複雜。他自始至終其實都很難理解孔晟的所作所為如果僅僅為了奪權,孔晟似乎沒有必要走到全體權貴階層的對立面,這可是冒著巨大的人身風險和政治風險,別看現在孔晟佔盡了上風,但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逆轉。

而如果僅僅是為了沽名釣譽,孔晟似乎也沒有必要付出重金創辦什麼江寧大學堂,為寒門學子創造晉身機會。畢竟孔晟的知名度已經很高了,至少在這江南一地,孔晟這個名字早已是家喻戶曉了,孔晟根本沒有必要。

楊奇望向了自己的女兒,輕輕道:“我兒,婚期已近,你該做好準備。你大婚之後,嫁入郡王府,便是郡王妃,不比在自家了。只是最近孔晟攪動江南風雨,老夫實在是擔心你們的婚期會有變數。”

楊雪若眼眸中掠過一絲柔情:“父親,女兒此生非孔郎不嫁。而孔郎返回江寧,必不會負我。女兒幼承庭訓,嫁入郡王府之後,自不會丟了父親和楊家的顏面,請父親放心才是。”

楊奇輕輕一嘆:“老夫在江南經營十餘年,鐵桶般的江山,一朝卻化為泡影。老夫這個江南藩鎮,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已經名存實亡如今江南人,只知有江寧郡王,而不知有老夫。但願孔晟言而有信,將來能讓女兒的子嗣承繼楊家香火,至於其他,老夫已經不奢望了。”

“你嫁過去之後,還是要多勸勸孔晟,鋒芒過盛過剛易折。他在江南,剝奪世家大族田產,鼓動百姓農人反抗豪門,表面上風風火火,實則險象環生。”

楊雪若輕輕點頭:“女兒明白。但孔郎做事必有主張,女兒雖然不明白孔郎的真正意圖,卻也知道他不是功利之人”

鄭氏在一旁冷笑起來:“我兒,為娘不管那麼多,反正他連哄帶騙,不但奪了我們楊家的權勢,還將楊家的家業田產都擄奪了去,若是他將來言而無信,我們楊家上上下下數百口,靠什麼為生?”

楊雪若無語凝噎。面對母親的擔心和質問,她實在是無言以對。

楊奇沉默了一陣,突然又抓起書案上的三字經來道:“孔晟才華絕世,萬中無一。這部三字經,堪稱字字珠璣,出自孔晟之手,讓老夫驚歎。不管日後如何,單憑這麼一部蒙學之作,孔晟定然會千古留名,直追孔聖人的萬世師表。說起來,這樣的人物是我們楊家的女婿,老夫面上與有榮焉。這些日子,老夫也想得通透了……或許,這是我們楊家更上層樓的機會。”

鄭氏皺了皺眉,楊奇的話她聽不明白。

但楊雪若心思慧穎,卻是明白了父親的幾分意思。孔晟與皇帝的關係絕非世人想象,皇帝對孔晟的倚重也絕非能按常理來揣度。那些絡繹不絕趕去京城告御狀的江南豪門,恐怕也碰一鼻子灰。

而孔晟的大眾教育若是日後推行並覆蓋天下,那就是有大功德之人,為天下寒門士子所敬仰,即便是皇帝也不會輕易動孔晟。

而這種跡象,已經在今日之江南,初現端倪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死明志

第六百七十七章以死明志

一晃數日。

江寧城中突然傳播開某種不靠譜的小道訊息,說是孔晟在江南擄奪世家田產、擅自更改朝廷均田令的“胡作非為”,已經引起了皇帝震怒,朝中不少大臣紛紛上表參奏要革除孔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