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義昨晚研究了一宿。他雖然不相信嶽肅會造反,但凡事都有個萬一,尤其是太后,對嶽肅處處猜忌,嶽肅真的因此反了,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必須想一個完全之策。
現在太后動問,鄒義略一沉吟,便即答道:“啟稟太后,老奴以為,為今之計,應做兩手準備,一是下道密旨給南京的徐家,讓魏國公小心戒備,一旦嶽肅真的有異動,攻打南直隸,必須全力反擊,不能讓嶽肅得逞。”
張嫣點了點頭,說道:“這一點說得對,另一手呢?”
“二是下旨讓嶽大人限期破案,嶽大人一向有當世青天之稱,但凡到了他手裡的案子,沒有破不了的。那就看他怎麼破這樁案子,要是拿到兇手,斷的有理有節,那就說明國舅的死和他無關,可要是敷衍了事,那就說明,這樁案子,和嶽大人有些關聯。”鄒義說道。
“很好,就按你的意思辦。擬一道密旨,送到南京魏國公府上,讓魏國公小心戒備,一旦嶽肅真的造反,準其接管南京防務。”
“是。”
“再擬一道旨意,限嶽肅年底破案,若是無法破案,給哀家一個交待,定辦他一個失察之罪。”
義再次點頭。
他本以為太后下完這兩道旨意,就沒什麼事了,不曾想,張嫣又繼續說道:“鄒義啊,哀家有這麼一個打算,你幫哀家琢磨一下,看成不成。”
“是,太后。”
“閩浙一帶的官員,咱們都已經查過,福建巡撫吳思南,和嶽肅似乎有些瓜葛,當時福建總兵,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從逆的可能性不大。浙江那邊,巡撫曹珖好像也和嶽肅沒有什麼關聯,總兵裴玄麼,記得還和嶽肅有些過節,怎麼就會在剛到浙江上任,便和嶽肅攪合到一起,成為嶽肅的黨羽,實在讓哀家不敢相信。所以,哀家在想,要不要派人走一趟浙江,看看嶽肅是怎麼破案的,隨便也調查一下,裴玄和嶽肅到底有沒有瓜葛,他嶽肅是不是真心圖謀造反。”張嫣說道。
“太后聖明,理當如此。”鄒義躬身應道。
“那就這麼定了,哀家準備選派個人去……”
聽了這話,鄒義當即就認定,太后肯定是打算把這個工作安排給他們東廠。可萬萬沒有料到,緊跟著,太后就把人選說了出來,這個人選實在令他大吃一驚。“你覺得讓御馬監的曹化淳去怎麼樣?”
“曹公公對皇上、太后以及朝廷社稷的忠心,那是無人能比,辦事能力也是數一數二。只是……他現在是御馬監的掌印太監,讓他去,是不是有點……”
“曹化淳的職司是大了點,當時放眼宮內,也實在沒有幾個太讓哀家放心的人了。你的年歲也大了,這千里迢迢的舟車勞頓,哀家實在不忍,所以只能讓他走一趟。”
“太后聖明,多謝太后體恤老奴……”
話是這麼說,可鄒義仍舊不明白,張嫣為什麼不讓東廠的人去,難道是對自己不信任。可要是不信任的話,也不會被自己說這麼說,更不會讓自己再繼續當這個掌印太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好了,你現在下去做你的事吧。”張嫣擺了擺手,做出一副比較比較疲倦的樣子。
“是,太后。老奴告退……”
鄒義懷著納悶的心情,離開慈寧宮。在他走了能夠一刻鐘之後,寢宮內的張嫣立刻讓人傳召御馬監掌印太監曹化淳。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任務】………
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一百一十九章任務
曹化淳,現年三十九歲,幼年入宮,因為打小就聰明,還勤奮好學,在宮裡受到的良好的教育,使得他詩文書畫是無所不精。曹化淳當年受到大太監王安的賞識,併成為其親信,可走因為如此,倒了大黴,在魏忠賢收拾掉王安之後,曹化淳便被打發到南京。
或許也就是因為受到魏公公的排擠,在魏公公倒臺之後,張嫣將宮內太監履歷一番,很容易就找到這個當初被魏忠賢迫害之人。但凡被魏忠賢打壓的,那就是自己人,張嫣在對宮中太監整頓時,讓鄒義當了司禮監掌印太監,而鄒義騰出來的空缺,就給了這個曹化淳。
曹化淳一下子草雞變鳳凰,不過有一句話叫有本事的人到哪裡都有本事。曹化淳在接受御馬監之後,把御馬監這個攤子,打理的是更加井井有條。令張嫣感到,自己沒有選錯人。
這一回,張嫣打算讓曹化淳去浙江執行任務,不單單是看重他的才能,也是因為曹化淳以前在南京呆過好幾年,對那邊的情況比較瞭解,一旦有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