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的牲畜、大豆,以及鋼鐵、煤礦等資源可以運山東,也可以南下運到浦口,再用船可以販運到整個長江流域。

科技院外面,許多商人都到科技院來申請專利授權。

最近電報一出現,很多商人都打算開個電報局,特別是那些商幫,他們是合資辦,並不是看重電報的利潤,而是看種訊息的傳遞速度,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資訊傳遞速度是很重要的。

而有了電報,行商就很方便了。

山東政府是允許私人辦電報的,但僅限在大明境內,還嚴厲警告商人不得將電報技術帶到其他國家。

這種嚴厲警告不是開玩笑,那些商人也不會閒的蛋疼去把電報開到其他國家去,在大明境內鋪設電報就夠了,能達到他們的目的了。

私人開辦的電報局要與官辦電報局聯網,而且得采取官辦電報局的模式,當然也可以增加更好的服務,但官辦電報局所具備的服務專案必須有,而且資訊傳遞屬於服務性的,若是服務態度太差,會被吊銷資格。

這是個節省經費的好辦法。

此時電報還是有線的,成本投入雖然不是太大,但若是把線路鋪設全國,那費用還是較大一筆。

而有商人投資,政府就不必要在這方面花錢了。投資方面由登萊銀行投資一部分,私人再投資一部分,這個電報網路就能建立起來了。

除了想辦電報的,還有的商人想辦電力公司,一些商人已經把公司註冊好了,就等著科技院在專利上給與使用授權,然後交個專利費,下面的就是具體運營了。

這些商人顯然看出了電力方面的發展前景,隨著電燈的出現,今後每戶人家都會用電,因為電燈的價錢很便宜,三十幾個銅板就能買到。

今後蠟燭的用量就不是那麼大了,因為有了電燈。

開電力公司肯定賺錢,這是許多商人看完報紙後萌生出的想法。電力公司的模式就是用私人資金建設電站,然後這些電站與周邊地區簽訂電力供應合約,例如某家電力公司提供的電力更便宜,更穩定,那麼某個行政區域便會與這家電力公司簽訂合約,至於和誰簽訂合約,得看百姓的意見,因為他們要付電費,他們有權力自主選擇用哪家電力公司的電。

官辦電廠也是要建設的,不過民辦電廠可以減少政府的資金投入,而且在運營上不會出現**的現象,而是會進行優勝劣汰。

在較低的電價下,誰開不下去就會被開得下去的電力公司吞併,在這種競爭下,消費者可以受益。

官辦這種體制,在一定階段還是可以的,但若是過了某個階段,總會產生腐化,最終初虧是消費者。

而在南洋地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進入東亞的各航道被封鎖後,在東亞的據點紛紛投降。

而山東海軍也開始向印度洋滲透。

印度洋是葡萄牙人的地盤,也有一些英國人的據點和商館,以前更是還有荷蘭人,不過荷蘭人已經被趕走了。

葡萄牙人在與西班牙人簽訂《託德西拉條約》後,天真的在大西洋上劃線,將世界一分為而。

大西洋以西的美洲歸西班牙人,大西洋以東的非洲、亞洲歸葡萄牙人。

所以西班牙人在美洲的勢力更強大,而葡萄牙人在亞洲的勢力則比西班牙人還要強大。

第一任葡屬印度總督阿爾梅達雖然在印度洋開創了局面,但他的政策僅將葡萄牙人的活動侷限於印度洋沿岸。第二任葡屬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改變了阿爾梅達的保守政策,他設計了把穆斯林從香料運輸中完全排擠出去、控制3500英里印度洋的宏偉計劃。

後來又佔據了馬六甲海峽,以馬六甲城為橋頭堡,他們進入了東亞,在澳門落了腳,在眾多西方國家中,明代葡萄牙人在與大明的關係處理得最好,其他國家的人見了皇帝不下跪,葡萄牙人下跪得很乾脆,所以明王朝允許他們在澳門進行貿易。

而此時葡萄牙印度總督面對山東海軍咄咄逼人的姿勢,迅速跑來與山東海軍接觸,聲稱他們願意退出東亞,願意繼續與大明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

山東海軍的實力人家見識到了,這是一個強者掌握話語權的時代,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葡萄牙人為了繼續與大明保持貿易關係,迅速前來與第一艦隊接觸,大戰還沒結束多久,就願意和解了。

正文 第258章:交趾

第258章:交趾

歐洲人在這個年代對大明心存巨大的敬畏,他們害怕那個龐大的帝國,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