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自己的壽慶,所以並沒有謀劃禦敵之策。如今兵臨城下,周延儒慌了手腳,他所能想出的唯一辦法就是關閉城門,戒嚴京城。
第二天,崇禎知道軍情後勃然大怒,他越發感到自己這些文臣武將都是些無用之人,全都靠不住,一種孤獨無助、淒涼灰冷的心情油然而生;祖宗的基業若敗在他的手上,他豈不成了朱氏的罪人,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崇禎即刻在文華殿上召見了眾臣,要大家出個主意。可是這些平日裡貫會養尊處優的大官僚們除了驚慌失措之外,就只會大眼看小眼,一籌莫展了。
周延儒這次有些害怕了,身為內閱首輔大臣,國家危難之時竟不能出謀劃策,皇上如果怪罪下來,他豈不是難以自保?可是,要他獻計獻策,計將安出?搞邪門歪道是周延儒的特長,正經的膽略他沒有,竟想出了一個餿主意,請了百十多位僧侶道人、陰陽法土,擇了個黃道吉日,在石虎衚衕口大擺道場,築臺祭天,又唸佛又誦經,搞得烏煙瘴氣,想求天保佑,祈求神靈退敵保平安。真是荒唐已極!
做法事,求神靈當然是無濟於事的,清兵步步緊逼,明兵節節敗退,崇禎帝心急如焚知”之說。刻本較多。1955年中華書局有刊行。,見沒有人能獻什麼退敵之策,只好將周延儒等首腦大臣召入宮中,聲言要御駕親征,同清兵決一死戰。周延儒心裡清楚,這是皇上的氣話,其用意是想“將”他一軍,事到如今,周延儒只能硬著頭皮跪倒,請求說:“臣願代往。”崇禎近來對周延儒也頗為不滿,這位他視為智囊的老臣,也一直緘口不言,沒獻過一個退敵的良策,現在聽了他的要求,冷笑一聲說:“先生既願前往,請即刻出發,一出朝門,向東而行,慎勿西轉。”周延儒的私宅在西域,所以崇禎讓他即刻起程,不許回家。周延儒萬般無奈,連夜點將召兵,第二天便到了通州。沿途盡是清兵掠奪完山東後載著財物北歸的騾馬車隊,眼看山東一地的官府儲備和百姓財產被敵人洗劫一空,明朝兵士都成了縮頭烏龜,只顧保命要緊。周延儒日夜躲在通州城裡與各營將領輪番宴飲,根本不敢出戰抗敵,反而害怕清兵順手牽羊攻打通州,使命兵士們在城樓不停地放炮,虛張聲勢嚇唬清兵。過了幾天,周延儒還是不想也不敢出兵,又怕皇上怪罪不好交待,使每天上呈兩份捷報,弄虛作假謊報戰功。整整一個月,清兵肆無忌憚地燒殺掠奪,心滿意足後滿載而歸。俟清兵一撤,周延儒把通州城中的民脂民膏也吃喝得差不多了,便也“凱旋”回京。
可憐的崇禎皇帝一直被周延儒騙得嚴嚴實實,聽說清軍“敗退”,周延儒“凱旋”的訊息,高興得心花怒放,在文華殿上擺開儀式,親自歡迎。見到周延儒,崇禎離開金鸞寶座,握著周延儒的手慰勞備至,一口一個“先生”地叫著,大加讚揚先生護國有功,還要為他們設御宴慶功。周延儒臉上掛著極不自在的笑容,心裡懷著鬼胎,他再三懇請皇上不要鋪張,口稱為國盡忠理所當然,清軍未滅不急於慶功。崇禎這才作罷,但又要論功行賞,賜周延儒銀幣蟒服,並加太師之職,周延儒愧不敢要,執意不受。崇禎極為感動。
但是,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紙終究包不住火。沒過幾天,宦官和錦衣衛刺探到了真情,向皇上揭發周延儒謊報軍功、矇騙聖主的罪行,崇禎肺都要氣炸了,他平生最恨有人欺騙他,這簡直是十惡不赦的罪孽,他立即詔諭府部各大臣嚴究周延儒的罪責,至此,崇禎才看清了自己一向信賴的周延儒奸貪詐偽的真面目。崇禎感到萬分痛心,他恨周延儒辜負自己的信任,恨他結黨營私,恨他誤國誤政。
周延儒知道他的騙局被拆穿後,自知政治上徹底破產了,心中十分害怕,他想保命要緊,便以退為守學者202人。每人先列小傳,後載語錄。對各人的經歷、著,主動上疏要求待罪求戍。但是,形勢卻不象他所估計的那樣樂觀,幾位朝臣陸續對他及其親信黨羽的貪跡穢行進行揭發,再次激怒了崇禎帝,於是,皇上下詔逮捕了周延儒的幾個親信黨徒,親自審訊,盡得周延儒奸貪之實,立即將他逮捕歸案。這一年的冬季,天格外地冷,欽犯周延儒被囚禁在順城門外的一個破廟裡,篷頭垢面,毫無往日作威作福的形態,他拖著鐐銬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想著自己少年得意的時光,大權在握呼風喚雨的日子,以及成了階下囚的現在,心中充滿了悔恨,後悔自己沒能見好就收,如果下野後不復出山,甘心於平靜淡泊的閒居生活,也許如今自己正在家鄉衣食無憂,盡享天倫之樂呢。這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一步失腳追悔莫及啊!想到這,周延儒老淚縱橫、啼噓不已。這位昔日權傾朝野、不可一肚的陰謀家,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