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部分

得到了上前線的機會。在第四特混艦隊的頭一年裡,他擔任轟炸機的中隊長,幹得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隨後黃曉天改組第四航空聯隊,打破了以往的編制。浩凌恆就是當時提拔起來地六名飛行員之一,成為了上校飛行員,名義上是俯衝轟炸機的副大隊長,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了第四特混艦隊裡最優秀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之一。

第四航空聯隊的編制與其他的艦載機航空聯隊有所不同。這也是當時帝國海軍地一大特點,自從艦載機部隊歸屬艦隊直接指揮之後,艦隊司令官就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準確的說是自己對航空作戰的理解來編制手下的艦載機部隊,幾乎每個艦載機航空聯隊的編制情況都不一樣,總有一些細節上的差別。而第四航空聯隊的一大特點就是:黃曉天完全淡化了行政意義上的“大隊長”,而是將“領隊”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第四航空聯隊有三名俯衝轟炸機領隊,三名魚雷轟炸機領隊,以及三名戰鬥機領隊。這些“領隊”都如同其他航空聯隊地大隊長,並且都是上校軍銜。其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由他們負責引導其他的轟炸機進行攻擊,提高轟炸效率。

航空勤務人員用電瓶車啟動了轟炸機地發動機,二十二個汽缸迅速地運轉了起來。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浩凌恆也回過了神來。他摸了下有點發脹的肚皮,迅速的檢查了前面的儀表,發現一切都很正常,發動機也已經達到了最大轉速時,他朝右側那名起飛引導員豎起了大拇指。起飛引導員地右臂在空中快速的飛舞了幾下。接著就迅速的爬在了飛行甲板上,浩凌恆幾乎同時鬆開了飛機的剎車,接著一股巨大的力量就將他壓在了座椅上。重量超過6噸的“射水鳥”就如同一枚巨大的炮彈一樣,被彈射器給彈射了出去。在離開航母飛行甲板的一瞬間,轟炸機略微向下沉了一下,接著就迅速地拉了起來,輕微的搖晃著飛向了前方地天空。

穩定住轟炸機之後,浩凌恆回頭看了眼海面上正在迅速變小地航母,其他的轟炸機一架接一架的被彈射了出來。“射水鳥”緩慢的爬升到了1500米的高度上。然後開始盤旋,等待後面起飛的轟炸機跟上來。浩凌恆對“射水鳥”的效能不是太滿意。速度慢,航程也不夠遠。最讓他覺得不滿的是,這種轟炸機在掛上了炸彈,裝滿了燃料時重量超過了0噸,而裝備了更大功率發動機的“金鷹”卻只有5噸重。這讓轟炸機在滿載飛行時很笨重。也許,浩凌恆更希望自己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吧。

在等待其他轟炸機的時候,浩凌恆迅速的回憶了一下這次的轟炸任務。

他要對付的目標是一座海水淡化裝置。從潛艇拍攝的照片上來看,這座海水淡化裝置被隱藏在了距離海灘大概20米的一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裡面,由一條直接接近半米的管道連線著大海。整個工事也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差不多跟一間營房一樣大。也許,在地面上這個工事很好辨認,可是在空中卻很難辨認。更麻煩的是,對俯衝轟炸機來說,3米見方的目標太小了,就算是固定目標,要想將炸彈準確的投到目標上,這仍然是一件高難度的工作,轟炸的準確度要達到外科醫生做手術的程度,不能有任何的偏差,而且不能有任何的遲疑,也許連最優秀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都難以確保炸中目標,那些魚雷轟炸機的飛行員就更難辦到了。

也正是如此,這次轟炸海水淡化裝置的任務就全交給了俯衝轟炸機,浩凌恆將親自率領一個小隊的12架“射水鳥”在那個目標上空投下12枚航空穿甲彈,只要有1枚炸彈命中,就足以確保摧毀目標了。除了轟炸海水淡化裝置之外,他還得指揮另外兩個小隊的“射水鳥”去對付其他幾個難以摧毀的目標。

這次的轟炸行動只有一次機會,這讓浩凌恆有點惱火,因此他決定首先投彈,先幹掉那臺海水淡化裝置,然後再去對付其他的目標,而他希望自己投下的炸彈就能摧毀目標,這樣就能節約出11枚炸彈來擴大戰果,確保所有的目標都能被摧毀。

15分鐘之後,由浩凌恆直接指揮的這個俯衝轟炸機中隊的另外35架轟炸機全都離開了航母,聚集到了浩凌恆地座機周圍。此時天空已經微微發亮了。浩凌恆沒有等待護航,同樣也要執行轟炸任務的戰鬥機跟上來,就先一步率領機群出發了。“射水鳥”的巡航速度比“金鷹”慢了很多,那些戰鬥機被排在魚雷轟炸機之後起飛,但是在機群到達威克島上空的時候。戰鬥機就將追上最前面的俯衝轟炸機,前去吸引美軍的地面防空炮火。

這讓浩凌恆感到有點好笑,以往,都是由轟炸機負責吸引敵人的高射炮的,而這次卻讓那些異常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