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一邊翻看《縉紳錄》、《武職選簿》、《兵部檔案》,一邊拿紙在旁邊記錄。
朱由校十分認同教員曾經說的一句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所以他先看的是《武職選簿》、《兵部檔案》,相互對照,只見紙上一會兒便寫有孫承宗、祁秉忠、劉渠、周遇吉、孫應元、黃得功、袁可立、趙率教、滿桂、孫傳庭、熊廷弼、曹文詔、祖大壽、毛文龍、秦良玉、戚金等人的名字。
朱由校看著這些名字,感覺這個時期大明的武官能將還是很多的呀,實在想不通曆史中的明末怎麼會發展到亡國的地步。
思來想去也只能歸咎於是大明朝堂太腐爛,還有皇帝的昏庸。在想想歷史中那些著名戰役,來自於宦官、文臣、皇帝的騷操作,導致這些優秀將領、精兵、悍將成批成批的被送給建奴大軍屠殺。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糊爛。
朱由校在翻開《縉紳錄》看了起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先從京師朝堂上看:
萬曆前期,張居正主政時,東林黨尚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較小。
到萬曆中後期,隨著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發生,東林黨逐漸嶄露頭角。尤其是在 “國本之爭” 等事件中,東林黨人積極參與,堅持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使得他們在士大夫群體和部分民眾中獲得了一定的支援和認可,影響力有所提升。但這個時候他們在朝廷中的勢力仍不足以佔據主導地位。
這個時候“浙黨”“齊黨”“楚黨” 等派系與東林黨存在對立,並且在朝廷中也有較大的勢力,佔據了不少重要的官職。
從地方上整體官員數量看:東林黨官員在全國官員中所佔比例並不高。東林黨主要是由一些中低階官員、中小地主和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組成,他們雖然人數眾多,但在整個官僚體系中,高階官員的數量相對較少。
直到泰昌帝朱常洛登基以後,別看他僅僅在位一個月時間,但是就這一個月,東林黨官員的勢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從京師朝堂上看,目前在任的內閣三位大學士中,劉一燝、韓爌都是東林黨成員,六部主官中,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如遊也是東林黨成員。
要知道吏部號稱“天官”。它掌握著官員的 “命運”,從官員的選拔(如科舉後的任用、從其他職位的調任等)到考核(決定官員的升遷、降職、獎懲等),再到職務任免(包括高階官員的調配等)各個環節。這些職能對於維護王朝的統治秩序、保證官僚隊伍的質量和效率至關重要。
禮部號稱“春官”。它負責管理全國的禮儀制度,從皇家的大典到民間的婚喪嫁娶等禮儀規範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最重要的是,禮部還負責科舉考試,這是選拔國家人才、傳承和弘揚文化的重要途徑。
看看,這真是從文化傳播、科舉考試、選官任職,一條龍都安排好了。
再從地方上看,東林黨官員在泰昌時期雖然勢力有所增強,佔據全國整體官員比重僅僅不到三分之一,還沒有在全國官員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但是如果算上中間派、無黨派人士,這已經很可怕了。
尤其注意到,東林黨人的手已經頻頻伸向邊關重鎮去了,甚至邊軍中高層已經有不通軍事的大量文官擔任重要位置了,這代表著他們現在不僅掌握了京師二十六衛中的部分衛,也已經開始掌握一部分邊軍了。
可以預見,如果現在不加以制止,後果將是何其可怕。
怪不得歷史中天啟朝會出現“眾正盈朝”,甚至崇禎時期內閣首輔一直換,但是大明整體並沒有什麼變化,這就代表下面的官員已經不認皇帝,不聽皇帝的命令了。
朱由校越看《縉紳錄》文官的檔案,再對照《兵部檔案》越心寒,心中堅定了要加快剝奪文官涉武、涉兵的步伐。
朱由校在內書房忙忙碌碌記錄之際,司禮監秉筆太監沈蔭從外面回來了,他身後還跟著一名小太監,兩人抱著很多書冊簿。
兩人進門後並未打擾正在書寫的朱由校,而是抱著書冊簿站在一旁等候,等朱由校放下手中的筆,抬頭望下他們的時候,才行禮道::“奴婢叩見皇上。”
“起來吧,將東西放在這裡吧。”朱由校將桌案上的東西往一邊劃拉了一下,空出一個地方說道。
“奴婢遵旨。”兩人起身上前將書冊簿放下,小太監退了出去,沈蔭留下候在一側。
朱由校先是拿起《御馬監皇莊田租收入簿》看了起來,此時皇莊佔地約 210 萬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