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這是一個很樸素的概念:只要要軍人有了足夠養活家人的資源。他就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的去保衛自己的祖國——雖然有時候說有國才有家,但沒有家的時候,會有多少人想起來國?

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在經濟水平還沒有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時候,甚至還沒有華夏高的時候,就已經擠身於世界一流軍事強國之列,甚至能夠在中俄軍事演習的時候以足夠的實力去嘲笑華夏的軍事訓練水平,這不得不說,和軍人的待遇水平有著很大的關係。

彼得作為特種軍人,不僅享受著普通軍人高於公民的待遇,還享受著特種軍人的特殊津貼,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看守著的是什麼樣的戰略物資,但這並不表示他對於這個職業有什麼不滿。

不過四年來沒有在崗位出現任何一個問題的彼得,目前對於米高揚手裡的伏特加酒瓶並不是無動於衷——卡拉什尼柯夫的頭像他看得很清楚,問題的關鍵是,今年的天氣異常的寒冷,現在還沒有處於寒季,氣溫就已經降到了零下,對於他們這些還沒有換冬季服裝的普通軍人來說,零下的溫度如果沒有棉衣禦寒,又沒有伏特加來抵擋寒冷,那這個冬天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儘管先前已經從電視的天氣預報裡看到,其他地方早就換了冬裝,華夏的西北也因為這次突然到來的寒流導致棉花減產、牲畜死亡,但聽到電視裡的訊息和感受到身上的刺骨的寒冷,完全是兩回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在寒冷的空氣中執勤的彼得才更加渴望能夠得到那大半瓶伏特加——他的眼睛很好,分明看得出來,那瓶伏特加酒瓶裡還有一大半存在,只要得到它,就足以讓自己在這個寒冰的冬夜裡撐過這個哨位時間——四個小時,如果沒有伏特加的話,恐怕站完哨自己都成免費的冰棒了。

然而,讓彼得還殘存了一點理智的是,自己口袋裡已經沒有多少盧布了,彼得和很多的西西伯利亞的軍人一樣,在家鄉俄羅斯有一個妻子,有自己心愛的女兒,但和那個每年才能回去一次的屋子相比,西西伯利亞這兒的愛人和小孩才更加像自己的家人——他養了兩個家庭。

這樣的情況在俄羅斯並不罕見,俄羅斯屬於地廣人稀的國家,沒有足夠的人口,就算有再多的資源也難以保證國家的長遠發展。

但俄羅斯的人並不熱衷於生育,因此才有了英雄媽媽的稱號,以此來鼓勵生育。在前蘇聯,辛苦撫養下一代的父母均可獲得榮譽勳章,友誼勳章或者國家功勳獎章。蘇聯時期還曾經設立過“英雄母親”和“光榮母親”勳章(共分三級)。“光榮母親”勳章設立於1944年,用以獎勵那些生育了7到9個孩子的母親。20世紀40年代獲得這一勳章者可以從國家領取一定的補貼金。雖然俄羅斯廢除了這種勳章,但在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一系列獨聯體國家這種勳章仍得以儲存下來。

也正因為如此,彼得能夠有兩個事實上的家庭,並沒有起起當局的關注——或者說,克格伯關注的並不是這個問題,甚至他們在暗中鼓勵這樣的事情發生。

沒有了多餘的錢,怎麼能夠獲得米高揚的這大瓶伏特加?

“我不要錢!”米高揚彷彿看得出來彼得的心思,先一步說道,“我只希望你幫我站兩個小時的哨,當然你連著站五個半小時哨的時候我會來接哨,我站半個小時後會下哨,到時咱們誰都不欠誰的,怎麼樣?”

用兩個半小時的站哨時間來換取大半瓶伏特加?

彼得心裡算了算,兩個半小時自己如果節省一點,努力保持清醒的話,最多隻能喝掉不到半瓶的伏特加,到時等米高揚來換自己的話,還能剩下一些,最多就是自己下哨後多睡一會兒,在這個寒冰的提前到來的冬季,多睡一會兒並不算什麼,算起來還是自己賺了,這是個不錯的主意!至少對於自己來說,很划算的!

“如果你沒有異議的話,就這麼定了!”米高揚看到彼得在遲疑,知道他動心了,直接把酒瓶扔了過來,“那你幫我站吧,我先去睡會兒,這該死的天氣!”

原本還想著講一講價的彼得下意識接過米高揚扔過來的酒瓶,在看到米高揚轉身離開後,苦笑一下,撥開酒瓶塞,往喝裡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穿過喉嚨衝入到胃裡,一陣熱流湧起,足以證明這酒不是假的,彼得放下心來,小心的塞上瓶塞,望著米高揚的背影,算是默許了這次的交易。

不過,彼得的心裡還是隱隱有些不明白:米高揚的軍銜還不如自己高,在基地的出入許可權更加的有限,他能從什麼地方找到這種附近的小賣部里根本沒有的烈性酒呢?

這個念頭一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