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難測,眾人對李植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只要李植說能搞定,那就一定是能搞定的。
眾人於是略過了糧食來源的問題,開始討論賑災的利益問題。
李道抽了一口旱菸,說道:“國公,天子要我們賑災,我們就算能搞到糧食也不能白乾。一千萬石的糧食砸下去不能不聽個響兒!我們要在山東收稅!”
李興大聲說道:“二叔說得好,天子讓我們賑災,我們要在山東收商稅,均平田賦,就像和天津一樣!這樣收回賑災的開支。”
李老四說道:“東家,山東的文官雖然表面上都乖乖聽話,其實心裡還是不服我們。我看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和天子要來山東巡撫的任命權。以後山東巡撫誰當,由國公爺來定,那些地方官們自然就不蹦達了。”
聽到李老四的話,眾人都沉默了。山東巡撫的任命權,這個要求似乎有些大了。天子如果答應李植,就是徹底分疆裂土,把山東變成李植的獨立王國了。怎麼看,這條要求都是不可能的。
李老四看了看不吭聲的眾人,說道:“漫天叫價就地還價,天子提出讓我們賑災這種荒謬要求,我們當然也要回敬他幾個刁難的條件。”
眾人這才釋懷,點頭稱是。
李興想了想,說道:“還有,我們的兵馬如今在山東是非法駐紮,法庭也不受朝廷認可。如今天子讓我們賑災,我們就要天子任命大哥為山東提督!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控制山東的軍事和司法。”
眾人聽到這話眼睛一亮,都表示同意。
將領和官僚們又討論了一會,說了一大堆。李植點了點頭,最後總結說道:“好,我們就答應天子的賑災要求。不過我們提出四點要求:山東提督官銜,商稅,田賦以及由我們任命山東巡撫。”
“如果天子答應我們這四個條件,我們就保證讓山東沒有餓死的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山東提督
乾清宮內,天子朱由檢看著李植的奏章,冷哼了一聲。
“好個生意人!”
李植獅子大開口,讓天子朱由檢都忍不住出言嘲諷。
王承恩看了看李植的奏章,啐道:“山東提督官銜,商稅,田賦,山東巡撫。這李植乾脆自稱山東大王罷了。李植賑一次災,就想把山東裂土分疆啊!”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道:“這李植商賈出身,當真是無利不起早。他這是漫天叫價,等著朕坐地還價。”
王承恩讚道:“皇爺聖明!”他又看了看天子手上的奏章,說道:“不過這津國公有這麼多銀子?他真的能搞出一千萬石糧食來賑災?若是去南方購買大米,必然造成米價騰貴,恐怕三千萬兩都未必能買下這一千萬石糧食!”
朱由檢沉吟說道:“李植這些年言出必行,從未有虛浮誇張的言論。他既然說能救濟災民,朕相信他就一定是有把握的。”頓了頓,朱由檢又說道:“若是山東的千萬災民來年能有飯吃,朕心中也舒服許多。”
王承恩拱手說道:“聖上仁德,蒼生有福!”
朱由檢用手指了指了李植的奏章,說道:“一條一條來看吧。山東提督官銜,是給李植調遣山東、登萊二鎮兵馬的權力。如果李植有了這個官銜,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在山東各地駐兵,威懾山東一省。”
朱由檢嘆了口氣,說道:“就算不給他這個官銜,他也實際控制山東的軍事了。如今他的虎賁師賴在濟南,說出去朝廷都沒有顏面,不如順水推舟讓他提督天津、山東二地戎政。”
“皇爺聖明!”
朱由檢又看了看奏章,說道:“商稅!”
思考了好久,朱由檢才問道:“王承恩,李植在天津收商稅,歲入多少?”
王承恩拱手說道:“回皇爺,天津的商稅大概是一年四十五萬兩,李植將其中十萬兩押解到京城,充為皇爺的內帑銀。”
朱由檢說道:“山東的人口有五個天津大,雖然不如天津富庶,但商稅起碼有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李植花費幾千萬兩賑災,不能不給他一點補償,便讓他在山東收商稅吧。收個二十年,他賑災的銀子也賺回去了。”
王承恩問道:“聖上,讓李植在山東收商稅,恐怕文官們會不滿。”
朱由檢淡淡說道:“讓他們不滿去,區區商稅,他們還翻不了天。”又看了看奏章,朱由檢沉聲說道:“但這均平田賦,便是朕也做不了主了。”
王承恩拱手說道:“若是讓李植在山東向士紳收田賦,投獻士紳的小民就要全部離開士紳。一年之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