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蒙古人在國際貿易中獲得的利潤,忽必烈汗在都城為中東人和蒙古人指定居住區,同時也為來自今日中國各地的人安排居住區。來自遠方的義大利、印度和北非商人被當作主人一般,在都城受到招待。馬可·波羅非常詳細地指出,因為許多男人在都城逗留,所以大量妓女也聚集在各個城區內陪他們尋歡作樂。學者和醫生從中東趕來,在這裡重新開始他們的事業。羅馬天主教、聶思脫裡派和佛教的傳教士們,與已在中國生根的道家和儒家同行們一起生活。穆斯林的牧師、印度的神秘主義者和一些地區的猶太法師也加入了這個混合共同體,在這個帝國之中,各種各樣的人聚集在一起,各種各樣的思想在到處傳播。大都要比哈剌和林龐大得多,但它與哈剌和林一樣,存在著許多共同的國際法準則,它是一個真正的世界大都會,適合作整個世界的首都。
最後,在都城的中心地區,忽必烈卻建造了一處蒙古人的休息所,只有極少數外國人和漢人能進去。在高牆之內,有蒙古武士把守,皇室家族繼續以蒙古人的方式生活於其中。在城市中劃出一塊寬大開闊的場地飼養牲口,這在中國文化中是沒有先例的。紫禁城構成了一個微型草原,鑲嵌在蒙古國首都的中間。在蒙元時代,紫禁城的整體佈局非常複雜,裡面充滿了氈帳,宮廷人員很喜歡在那裡居住、用餐和睡覺。懷有身孕的大汗妻妾們堅持要讓她們的孩子在帳中出生,長大時在帳中接受正規教育。忽必烈和他的繼任者們在公開場合堅持像中國皇帝那樣生活,而一旦處於紫禁城的高牆之內,他們就繼續以草原蒙古人的方式生活。
當方濟各會教徒鄂多力克在1320年代訪問元朝時,他描述汗八里的紫禁城說:“在該皇宮的區域內,有一座非常美麗的山,上面種著樹木,由此得名‘青山’,一所高貴奢華的宮殿屹立在山上,在很大程度上說,大汗是常駐在那裡的。”鄂多力克的一段文字,看上去與以前關於哈剌和林的描寫相近,他說:“在該山的一側有一個很大的湖,上面是一座最雄偉的大橋,湖中有無數的鵝、鴨和各類水禽;山上的樹木生長茂盛,成群的飛禽走獸棲息於此。”
忽必烈汗建造的木製宮殿,其基本輪廓與哈剌和林的宮殿相似。他在殿中安裝了機器孔雀;它們伸展尾翼,擺出一副大聲號叫的樣子,這不禁令人回想起,當年哈剌和林宮殿中銀樹上那個由紀堯姆·布涉製造的天使。忽必烈可能把那棵華麗的銀樹從哈剌和林帶了過來,至少他把銀樹的一些部件安裝在汗八里了。正如馬可·波羅所描述的:“大廳中,在大汗餐桌旁邊的一個地方,放著一件龐大而美麗的手工藝品,它一隻方方的箱櫃,也許是餐櫃,每條邊約三步寬,箱子上面精緻地雕刻著鍍金的動物圖案。”裡面的裝置也很像銀樹:“中間是空的,置有一根純金的大導管……每個導管的埠都差不多大小,伴有各種美味和珍貴香料的葡萄酒或飲料從前端流向後端。”
8、忽必烈汗和新蒙古帝國(3)
在紫禁城內,忽必烈和他的家人在穿著、講話、食物、運動和娛樂方面仍然表現出蒙古人的特徵。這就意味著他們還是豪飲大量美酒,大聲地啜食羹湯,並在吃飯時用刀切肉,這讓漢人感到厭惡,因為漢人只是在廚房準備飯菜時才這麼做。由於豪飲狂歡在禮節上的重要性,朝廷的場面變得有些混亂,所以個人主義的蒙古人試圖模仿中國朝廷上那種繁瑣而莊嚴的禮樂儀式。依中華帝國的傳統,朝臣是根據他們的官階等級來站列的,與此相反,蒙古人往往無秩序地擠在一起,不過,最讓漢地民眾感到不安的是,蒙古女人竟然毫無拘束地與男人們混在一起,即使在非常重要的場合也是如此。蒙古朝廷上的各種禮節儀式十分紊亂,有時大汗的貼身護衛不得不用權仗摒退簇擁在一起的官員和賓客。
與他的祖父一樣,忽必烈認識到,制定一部明確而強制性的法典作為管理民政的依據,是很重要的。創立和執行新法律,是草原部落首領、也是中國統治者,在臣民心目中樹立自己正統地位的傳統手段。在制定法典的過程中,忽必烈沒有用蒙古法律取代中國法律,甚至也沒有修改中國法律使之與成吉思汗的法令一致,這樣他就同時贏得了蒙古人民和漢地追隨者的擁護。法律是忽必烈爭取臣民忠心和支援的法寶,也是他最終戰勝對手南宋的重要武器。
忽必烈汗的政府確保地主的財產所有權,降低賦稅,修建道路、改善交通。為了進一步收攬民心,蒙古人減少了宋朝嚴酷的刑律。他們減少了中國近一半的罪名數量,從兩百三十三條減少為一百三十五條。即使對保留下來的罪名,忽必烈汗也很少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