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夜,飛鴻與莫桂蘭心情都久久難以平靜。飛鴻與莫桂蘭的婚姻,與一般人的婚姻不同,兩人相差整整40歲。在當時又經過了兩年的擱置,而今有情人終成眷屬,且帶有自由戀愛的性質,真是來之不易。
飛鴻想:桂蘭過門了,“寶芝林”有了個好幫手,一大群前妻生的孩子也有了照料他們的娘,這是多麼好的事啊!他為自己高興,也為孩子們高興。
莫桂蘭依偎在飛鴻胸前,她對丈夫說,家務事她全包下了,“寶芝林”也可以幫著打點,讓飛鴻騰出時間參加一些必要的社會活動。但她也提了一條要求:“空閒時間,你可得教我武藝囉!什麼‘虎鶴拳’、‘鐵線拳’,什麼‘無影腳’、‘武郎八卦棍’,我都想學。”
“行,咱們互相切磋。你們莫家拳也有不少東西值得借鑑,還有莫家的跌打良方……”
莫桂蘭嫁給飛鴻時只有19歲,而飛鴻已是59歲的人。因飛鴻年紀已老,故莫桂蘭未有所出。沒生孩子的她,把飛鴻前妻所生的子女看作自己生的一樣,對他們非常好,孩子們不久便接納了這個新媽媽。
嫁給飛鴻後,莫桂蘭在事夫之餘悉心學習武藝。晨徒暮妾,他們是師徒也是夫妻。從莫桂蘭那裡,飛鴻也學到了不少莫家拳知識。如瞭解到莫家拳的特點,主要在於“手法緊密,拳勢剛猛,步法靈活,突出腿法,發勁有長勁和短勁。”
莫桂蘭曾告訴飛鴻:“此拳的套路,有徒手拳路和器械套路兩類。徒手拳路中又分為74式莫家拳、21式人字張拳、28式白虎拳和39式橋頭拳。器械套路主要有落地棍和莫家大耙,以後我慢慢給你演習。”
夫妻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長進。他們不但探究武藝之奧妙,還對跌打醫術進行了交流。莫桂蘭把自己家傳的跌打術等良方,與“寶芝林”黃家的良方結合起來,研製出一種為窮苦百姓歡迎的“大力丸”和“通脈散”。有了莫桂蘭這樣的賢內助,“寶芝林”生意更加紅火。
飛鴻常抽空指導莫桂蘭的武技,莫桂蘭聰明好學,武藝長進很快。莫桂蘭和飛鴻一樣,也是一身正氣。但她與飛鴻的低調不同,對國事表現出一種積極關心的態度。這也許是兩人年齡差異的一種體現吧!
就在飛鴻與莫桂蘭成親的同一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了亡國滅種的“二十一條”,其中包括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並加以擴大,延長旅順、大連的租借期等。這年5月訊息傳出,全國上下一片聲討賣國賊的呼聲。
飛鴻的老友劉永福,此時已年近80歲,得知袁世凱等人的賣國行徑後義憤填膺,拍電報譴責袁世凱賣國求榮,並表示:如果日本逞兇,他願以老朽之軀充當先鋒,與宿敵決一死戰。
“劉老將軍真是愛國志士的典範!”
莫桂蘭讚賞地說。她對劉永福非常敬佩,同時也為飛鴻有這樣一位好友而高興。
有報道說,莫桂蘭後來協助黃飛鴻之教務,更出任當時福軍之教練。她力求進取,性格剛烈,成為廣州聞名的一位女中豪傑。教武時,莫桂蘭要求很嚴,當時人們都稱她為“莫教頭”。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反映了這位女中豪傑當時一身正氣的精神風貌。
“莫教頭”的名聲在廣州不脛而走,許多人慕名要拜莫桂蘭為師。飛鴻晚年身體不如前,不再收徒,學武者基本上由莫桂蘭指教,這使她名氣越來越大。跟她學武的,不僅有男的,還有少數女徒弟。
有一天,一位長得如花似玉的姑娘上門來,要拜莫桂蘭為師。莫桂蘭見她長得這麼漂亮,擔心她不一定能靜下心來習武,就對她說:“都說學武是男人的事,你一個女子為何要習武呀?”
對方笑著說:“習武可以健體防身,所以我想學。如果說這是男人才能做的事,那麼請莫教頭告訴我,您這一身功夫是怎麼來的?”
莫桂蘭覺得這個姑娘挺會說話,看她模樣長得好,人也聰明。為了給她打“預防針”,莫桂蘭又對她說:“練武是件很苦的差事,你一個姑娘家,細皮嫩肉的,吃不吃得了這份苦?”
這位姑娘回答:“幹什麼不吃苦都不行,我已經做好吃苦的準備,請莫教頭收下我為徒。”
莫桂蘭答應讓她來試試:“如果你能堅持三個月,我就正式收你為徒。”姑娘沒想到莫教頭這麼認真,收徒還得三個月考察期。想到“嚴師出高徒”這句古訓,姑娘當即表示願意接受莫教頭的考察。
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這位姑娘堅持下來了,莫桂蘭正式收她為徒。誰料這姑娘是瞞著家裡人自己偷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