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爺使壞,丫頭生氣,頭又開始暈了,只好去屋子休息。”
韓翠兒走後,張嘯光這才敢湊了進來,葉開變作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問道:“嘯光,出了什麼事?”
“大帥,是京師梁先生髮來的電報,說憲友會已經在今午舉辦成立大會,到場人數四百餘人,相應熱烈,梁先生被推舉為理事長,截止到目前,公開入會的立憲派人士已達一千三百餘人。”
“卓如成功了”
這個結果葉開雖然能預料到,但初聽還是不由而喜。
張嘯光繼續道:“梁先生還說,鑑於一切順利,組黨的日程也大大提前了,半月後,在京師六國飯店舉辦成立大會。”
“太好了,卓如果然不負重託。”
事情進展的順利,葉開心中大為喜悅,用不了多長時間,一支晚晴舞臺上最大政治團體就要誕生了,同時,這是他為以後的計劃邁出了堅實一步。
“梁先生在電報最後說,若無大帥的支援,憲友會不可能有今日之盛,等大帥回京後,他願意辭去理事長一職,奉良公馬首。”(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章 華界和租界
(第一更)
哈哈,“馬首”就不必了,葉開暗自一笑,旋即搖了搖頭,憲友會能走今天這步,葉開的功勞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而他,也正是看準了梁啟超這塊金字招牌,才讓他義無反顧的下大本錢投資,現在看來,效果的卻明顯,在不就的將來,它必然會代替葉開,在政治場上發出最強的聲音。
“你即刻回電,就說,今時的憲友會乃至與明日的統一黨,無一不關係天下黎明百姓,沒有我良弼可以,沒有你梁卓如卻萬萬不行,良弼只做馬腿,不做馬首。”
葉開略微一想,吩咐下去,既然梁啟超這塊金字招牌的分量這麼重,那這塊惹人眼的招牌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摘下。
“是”張嘯光奉命退下。
。。。。
渡輪緩緩駛入滬近河道,周圍河網密佈,往來的客輪商船漸次而來,噴著濃煙,馳浪而過,此時已經到了松江府地區,離上海可以不足四十里,吹著涼風,葉開遠遠望去,夾岸的漁場稻田,盡收眼底。
“來人!”
“大帥”
警衛軍人員應聲而至,葉開吩咐道:“去把汪兆銘叫來,其他人不必跟來。”
“大帥,此人乃逆。。”
“無妨”
葉開揚了揚手臂,制止道,示意執行。
“是”
警衛局人員身負保衛工作,監視汪兆銘也是分內之事,這裡畢竟不是車廂,甲板上空曠的很,守備起來恐有不及,此人若是投江逃竄了,如何是好,可大帥都這麼說了,他們也只好照辦,不一會兒,汪兆銘便被叫了出來,手上腳上已經除去鐐銬,顯然是葉開早就吩咐過的,以示對文人的尊重。
看到汪兆銘,葉開換作了一副和顏悅色,“汪先生,上海城咫尺之遙,用不了兩個小時就到了,靠岸之後,汪先生就可以已走了,若是需要,良某也可資助些路費。”
“多謝良公。”汪兆銘沒有拒絕,眼下他真是急迫,一無錢,二必要無憑證,如何能遠涉重洋尋那孫文去。
“對了,汪先生,你我談妥的事。。。”葉開瞧了一眼。
“等我回去,一準稟告孫總理,合作一事,事關重大,精衛不會分不清緩急。”汪兆銘立馬會意,點頭回應道。
“好好好,多謝汪先生了。”
“良公面前不敢稱謂先生,如不嫌棄,叫精衛小字‘季新’就好。”汪兆銘說道,短短几日,他便從心底裡由衷佩服,良公果然是名士,無論是革命黨還是其他下級官員,具能做到禮貌有加,特別是和京城的審訊官員對比起來,簡直是不可多得的知心人,不由得對葉開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好,季新。”葉開面帶微笑,瞧著這個對革命無比激進的年輕人,心中更是多了幾分忍俊不禁,相比於那個日後國人唾罵,遺臭萬年的汪精衛,葉開此刻的印象幾乎與之判若兩人,果然人墮落起來可怕的很。
“良公來過上海?”汪兆銘忽然問道。
“赴日本留學的時候曾經經滬上坐船,想想,也有快十年了。”葉開頗為感概的說道,他對上海的直接記憶自然源於“良弼”,不過,即便是如此,印象也極為模糊。
“當時正逢庚子國難,良某報國心切,路徑上海的時候也沒有多做停頓,所以,哈,汪。。季新,你說說,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