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紅色的兩扇大鐵門,門上一塊大匾,上用金漆塗著四個大字“紅拂醫閣”。匾兩側各掛著一面錦旗,上寫道:“救死扶傷”、“妙手回春”。
門內一條大道,直通中庭,道兩旁綠柳成蔭,花草繁茂,乍一看,有種天下美景,不過爾爾的感覺……
沿著大道向前,立有一塊紅牌,上寫著黑字:
“紅拂醫閣創派祖師:‘紅拂女’張出塵。凡入我派,必以‘紅’為姓。紅視為血,血通於心,以心醫病,以德治人:有傷必療,有病必醫,急人所難,解人所憂。”
這些字深深的刻入紅牌,有些地方的黑漆已然脫落。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滄桑,它們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
牌的下方還貼著宣紙,一看便知是後加上去的。宣紙上寫道:“江湖三惡,人人痛恨,醫閣中人,不得醫治。”
——這便是紅拂醫閣的東門,也是唯一一處直通中庭的大門。
沿著路向前翻過一座小橋,橋下水流平緩,幾對兒鴛鴦兀自嬉戲。
迎面是一座三層的閣樓,遠遠望去,看似不大,等走近了,再看,確實不小。
這是藏書閣,也叫總閣,是紅拂醫閣掌門紅子華平日裡所呆的地方。
往時,凡大小事務,閣內中人一律到此彙報。若有重要的病人,也要到此處,由他親自診治。
藏書閣,聽名字就知道它裡面藏了很多書,那當然都是他們的醫書。有先輩的精髓,也有現在的名流……
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緩緩推開總閣的大門……
樓內空無一人,往日被整理得規規矩矩的醫書,如今散落了一地,像是有一群人,在這裡瘋狂的翻找過。
姑娘臉上帶著愁容,眼角眉梢都像極了紅玉,不過她卻不是她,因為她的臉更加稚嫩。
在往常,她不會如此的安靜,她可比姐姐紅玉要開朗得多。她總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就連和姐姐賭氣時,都好像帶著笑。她總是蹦蹦跳跳的,纏在父親的身邊,問這問那,想要讓她安安靜靜的坐上半刻鐘,她都不肯。
可現在,她苦著臉,一個人靜靜的坐在往日父親坐的地方,沉思著。
噠噠噠,門外又來了一個人,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穿著血紅色的短馬甲,披散著頭髮,粗眉大眼,面色黝黑。
他邁步進了總閣,紅霞一眼便瞧見了他。
他揹著刀,醫閣裡的人是不允許帶兵刃到這裡來的,可他即是醫閣中人,卻還帶著刀。
“霞妹,你回來了。”
“志哥,你怎麼還沒走?”
背刀的人名叫紅志。
“我走了,可我又回來了,我還是放心不下子華大伯。”
“你不該回來的。”
“不回來,怎麼才能見到你?”
紅霞哀婉著嘆息了一聲,道:“家父去了哪裡?”
紅志道:“子華大伯被仇天雨抓走了。”
紅霞狠狠的在桌上拍了一下,咬著牙,恨道:“又是鄭游龍的爪牙!”
她緩緩從地上撿起一本書,沒有細看,她以為那是本醫書,喃喃道:“父親,你醫術那麼精湛,可又有什麼用呢?你教我們讀醫書、學醫術,讓我們以德治人,解救蒼生,不問是非,不貪錢財,可到頭來,又有什麼用呢?你救了那麼多的英雄好漢,可醫閣有難時,他們又在哪裡呢?你廣發英雄貼,邀天下英雄前來解圍,可又有哪路英雄真的來了呢?你一身的醫術,但又有什麼用呢?連個跛子仇天雨都打不過!”
紅志緩緩開口道:“仇天雨還帶了很多人,不過,抓子華大伯時,只他一人伸了手,而且只用了一招。”
她氣呼呼的把那本書往地上一摔,那其實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摺子。她只是覺得很怪,於是拿起來一看,那原來是紅拂醫閣的地契——足足方圓三百里的地契。
紅霞氣呼呼的問道:“我父親他就沒有還手嗎?”
“他也許……”紅志講不下去。
紅霞接著問道:“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我……我那時也被他們擒住,他們將書閣裡翻了個遍,似乎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後來就將大伯抓走,可又將我放了。”
紅霞看著手裡的地契,道:“真是奇怪,他們連這方圓三百多里的土地都不屑一顧,來此翻找,到底想要得到些什麼?”
紅志道:“他們說是在找一味秘藥。”
紅霞問:“找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