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米一時間肯定賣不出去,咱們處置起來倒有些麻煩。”現在整個應天府的米市都出於飽和狀態,就算悉數兌換了也賣不出去,無法折成現銀,而且還要負擔儲存的成本。
李信卻悠然道:“去吧,去吧!他們沒這麼多米的!這些米劵也無法悉數兌換成稻米!”
聽了李信這話,米琰忽然就有點慌了,“如何?他們沒這麼多米?那,那咱們這些米劵不是,不是成了廢紙?”隨即他又覺得自己的說法有些問題,畢竟上面有欠米人與保人的具名,這債到了哪裡也費不了啊!他終於想到了關鍵問題所在,“他們若以此為藉口搪塞拖延,又該如何?”
李信拿過一張米劵指著白紙黑字道:“你看看,此據即還即兌,如有拖延……”但見下面羅列了種種可能發生的應對方法,其中緊要一條就是,若無米可還,又不主動還款,即可訴往官府,由官府主持抄賣家資以抵債!
其實這種東西落在普通百姓手中,可能就算告上官府,比如阮大鋮這等有勢之人若誠信抵賴,只怕官司打上幾年也未必能換出來糧食,但落在三衛軍的手裡便又是另一番結果了。
米琰忽然想到了另一個關節,也許那神秘人便是看準了這些米劵難以兌現,索性就都送了人情。不過,這話他卻沒對李信說將出來。只領了命匆匆趕往龍潭縣城內的督造衙門著手此事。
米琰剛走不過片刻功夫,南直隸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