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所在的位置,都比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更遠。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行星距離天狼星的雙星太過遙遠的緣故,這才導致地球上的那些科學家根本就無法發現這些行星的存在。
或許,人類天文學家之所以認為雙星系統很少存在行星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可事實上,不管是單個主星的恆星系,還是雙星或者多星系統,都是有行星存在的。只不過在雙星或者多星系統中,那些距離主星太近的行星,早就被主星給瓜分了,留下的那些距離過遠的行星,以地球人目前的觀測科技而言,根本就無法觀測的到,這才導致了那個錯誤的說法的出現。
不過唐風卻是沒有更改這個錯誤說法的覺悟。人類要想發展,必然要經歷一系列的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過程。就像在哥白尼出現之前,地球人都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而這個錯誤的認識,一直伴隨了地球人幾千年的時間。
現在這種情況雖然也是一個錯誤,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當人類具備了發現並改正這種錯誤的技術同時,何嘗又不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最佳體現呢?
這麼大個的雙星系統,一旦徹底掌控了,那會讓星核可以控制的暗能量又會多很多。因此,唐風毫不猶豫的就對天狼星A展開了掌控。
天狼星A儘管體積和質量以及溫度都要比太陽強大很多,可在星核面前,這顆全天最亮的恆星依然溫順的如同一隻小綿羊,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抗。
但天狼星A畢竟是一顆巨星,因此唐風掌控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
掌控這個大傢伙,讓唐風足足耗費了58天的時間,至於星核分體,更是直接用出去了整整700枚!
可以說,天狼星A是截止到目前為止,除地球以外,星核掌控耗費所消耗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天體。
不過,當唐風徹底掌控了這顆巨大的恆星之後,星核所能控制的暗能量直接翻了好幾倍。僅僅是這一顆恆星的暗能量,就幾乎相當於之前唐風所掌控的所有恆星系加起來的暗能量。
成功的掌控了天狼星A之後,唐風再次將目光轉向了距離天狼星A大約0。16光年之外的天狼星B,也就是那顆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體積最大的白矮星。
星核之所以神奇,就神奇在這個地方了。只要是星核能夠掌控暗能量,那麼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逃不過被星核掌控的命運。當然,這也要看星核掌控暗能量的多少了。就好像現在唐風的這枚星核,掌控太陽這樣的恆星或許還能很輕鬆,但要是讓它去掌控一顆中子星甚至是黑洞,唐風二話不說回頭就走。
你瑪,那不是掌控,那是找死。
別說是中子星、黑洞這樣的極端天體了,就算是白矮星,說實在的,唐風都有點打怵。
白矮星也是極端天體的一種。之所以叫極端天體,指的是這一型別的天體有一種或者多種的極端特點。像中子星咱就不說了,一根頭髮絲大小的中子星物質,其質量比珠穆朗瑪峰還要大。。。。。。
白矮星雖然沒有中子星那麼變。態,但也不是鬧著玩的。要不然當初安德羅老爺子也不會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採集一顆白矮星的核心物質來打造鸚鵡螺號。
白矮星是一種低亮度、高密度、高質量、高溫度的恆星,通常是由中低質量的恆星演化到晚年期的恆星。
一顆恆星在渡過主序階段之後,會結束以氫聚變為主的核反應,然後開始以氦聚變為主的核反應,也就是將氦燃燒成碳和氧的三氦聚變過程,並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
在紅巨星階段,紅巨星的外圍會劇烈的向外擴張,但其核心,卻會在反作用力下劇烈的向內收縮,核心中被壓縮的物質不斷變熱,最終核心溫度將超過一億度,於是氦開始聚變成碳。經過幾百萬年不等的時間,紅巨星的氦核燃燒殆盡,最終會形成一個以碳為核心、以氫為外殼,中間夾雜著一層氦層的球狀核心。
這個時候,紅巨星的外部會變得極為不穩定,當這種劇烈的脈動振盪達到極限時,紅巨星會進行爆發,把核心以外的物質都拋離恆星本體,物質向外擴散成為星雲,經過大量的質量損失後,如果剩下的核的質量小於錢德拉塞卡極限(1。44倍太陽質量),這顆恆星便可能演化成為白矮星;如果殘留的物質大於1。44倍太陽而小於奧本海默沃爾可夫極限(3。2倍太陽質量),那麼這個核心就會演化成為一顆中子星;可如果大於3。2倍太陽質量的話,那麼這個核心就會繼續引力塌縮,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
透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