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守衛沙島的海軍陸戰隊指揮官麥考爾就十分悲觀。

他手上雖有雷達,卻是老式的SC270型。這種雷達連目標的高度都顯示不出來,而且熒光屏上顯示出的許多亮點,可能是日機,也可能是低空飛翔的信天翁。為了能及時準確地判斷情況,陸戰隊有人提議,規定美軍飛機進入中途島的進入角度,以便判斷熒光屏上顯示出的亮點,只要符合這一進入角度就可認為是美國飛機。但是,麥考爾認為不可。因為在日本空襲珍珠港時,日軍空襲機群的進入角度與美軍預先安排的美國B…17機群的進入角度在熒光屏上僅差幾度,為此美國雷達兵當時沒能及時判斷出日機的入侵。這一教訓已經證明,此種識別方式是難以保證萬無一失的。

島上海軍陸戰隊的俯衝轟炸機的正式名稱是“復仇者”,又叫“震動器”或“風向標”。這些老古董常常發生故障,1942年初在進行俯衝試驗時,由於機械構件與機翼脫離,只好用膠布粘上去。

陸戰隊的戰鬥機是F2A…3“水牛”式,它有個可怕的名字——“空中棺材”。“水牛”式雖然機動效能好,易於駕駛,但它有若干缺陷,特別是飛行速度慢。日軍的“零”式戰鬥機的水平飛行速度比“水牛”式最高安全俯衝速度還要大。

更加令人憂愁的是:根本沒有中途島防空作戰的協同計劃。儘管飛行人員英勇頑強,求戰心切,但他們分別來自陸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不習慣於協同作戰。

基於以上情況,麥考爾當時認為:“中途島防禦力量薄弱,依靠現有力量難以有效對付日軍的進攻。惟一的辦法,是襲擊在甲板上擺滿待飛飛機的航空母艦。當然,這需要極其精確地計算時間,需要有極好的運氣;或者說,兩者兼有才行。否則,雖說中途島會盡力而為,但也頂不住日軍大規模的進攻。”

麥考爾的這一想法,與尼米茲不謀而合。尼米茲也認為:要想阻止敵人的大規模進攻,中途島的航空兵必須搶佔先機,迅速攻擊日軍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使其艦載機在起飛前就遭到重創。美軍的目標不是在日機起飛後對中途島進攻時將其擊退,而是在其起飛前就攻擊敵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如果說這一方法正確,中途島的航空兵……應全力以赴直取敵航空母艦……而將護島、對付第一批來犯敵機的任務留給島上的高炮部隊。

當然,尼米茲對情況瞭如指掌,他已經全域性在胸。他並不指望中途島能自己保住自己。因為,他根本沒打算消極地等待捱打。

按照尼米茲的要求,5月25日,海軍陸戰隊第3守備營1個高炮連抵達中途島並迅速在兩個小島上部署了4門37毫米口徑高炮。當天湧到島上的還有由埃文斯·F 。 卡爾森少校指揮的第2突擊營的第3連和第4連。第3連很快就消失在沙島的矮樹叢裡,第4連被派至東島。

5月26日是中途島忙碌的一天。第1航空隊司令克拉倫斯·廷克少將及其參謀人員從瓦胡島乘B…17飛機來到中途島進行了一天的訪問。他帶來了喬·K 。 沃納少校和兩名士兵,他們將臨時執行“陸空聯絡小組”的職責。另外,美艦“小鷹”號給中途島帶來了22名軍官和35名士兵,還帶來了26架作戰飛機。新到的飛行員中,有4名剛從航校畢業。

中途島上航空兵力量已經得到加強,此時,需要一名能幹的經驗豐富的軍官去負責空中作戰。派誰去更合適呢?太平洋艦隊的參謀長雷德梅爾與尼米茲商量後,決定派海軍中校洛根·C 。拉姆齊。

拉姆齊幾乎是在海軍航空兵部隊長大的。他曾在服役多年的“蘭利”號、“薩拉託加”號、“約克城”號及不走運的“列剋星敦”號等航空母艦上當過飛行員。他精通水上飛機的飛行,後來又學會了駕駛陸上飛機,掌握了這門與操縱水上飛機大不相同的技術。因而,駐在中途島上的這兩種飛機他都懂。再者,他擔任過瓦胡島上包括陸軍飛機在內的空中巡邏的協調軍官,熟悉這兩個軍種間的活動。還由於他對人友善,容易結交,能夠愉快地和有效地同陸軍人員一起工作。更為重要的是,1935年,美國海軍學院曾進行過一次以日軍企圖佔領中途島為假想背景的演習,拉姆齊參加過此次演習的全過程,對這方面的情況有深入的瞭解。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是拉姆齊第一個發出載入史冊的“空襲珍珠港。不是演習!”的報警電報。

txt小說上傳分享

算破“底牌”(13)

選定拉姆齊後,尼米茲和雷德梅爾召見了他。尼米茲對他作了範圍廣泛的指示,包括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