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7部分

,但他們是真心相愛,我相信這一點。

江夏導演奉上了一出情感大戲,這部電影是在講叛亂,除了宮廷叛亂,我想也應該有情感上的叛亂。

最終的結局是悲劇,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個悲劇的結局,相比較死亡,在情感道義上的打擊,是對每個角色最沉重的打擊。

鮮有電影,能做到這樣的打擊感,如此打擊程度,情感上的震撼,如此真實。

看完《滿城盡帶黃金甲》,你或許會為了慘烈的戰鬥而鼓掌,或許會為了美如畫的畫面構圖而欣喜,或許會為了造價不菲的服裝而驚歎,但我想更多的是看完後,跟我一樣被故事中的悲劇震撼,被震撼的有些不知道說什麼。

江夏導演的這個劇情寫的太深刻了一點,值得寫論文去探討其中的內涵。

……

影評人“公主的巫婆媽”《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出深刻的舞臺劇》

在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時候,有一種感覺,我不是在看電影,我是在看一場舞臺劇。

臺詞上能夠很明顯的看出舞臺劇的節奏來,而且整部電影也像是舞臺劇一樣,一幕又一幕的在展現,並不是普通的電影節奏。它的每一幕節奏都分的很開,普通電影的節奏延續性很強。

臺詞上,每一個角色的臺詞,前後呼應的太厲害,文縐縐的,每一個人的臺詞都在為下文做鋪墊,這樣的方式是舞臺劇常用,電影很少用這樣的方式來展現。

如果把整個電影的文戲當成舞臺劇來看,我想《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深刻程度不亞於莎士比亞的作品,絕對有世界一流的潛質。

作品在諷刺封建王朝,諷刺在那光輝背後的陰暗,當然也在諷刺一些現在的事情,如果深究,或許能夠發現其中的諷刺味道。

故事的背景應該是大唐之後,宋朝之前,從穿衣風格能夠看出來。

盛世大唐,對男女之事是已知歷朝歷代中比較混亂的,所以把不倫之戀放置其中,顯得是那麼合理。但同樣也顯得悲哀,盛世大唐,惶惶大世,在那盛世之下的是什麼?是父子、兄弟之情的淪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血腥。

片尾的菊花臺下,重新鋪設的菊花,掩藏了剛剛死去的過萬屍體,一切彷彿從未發生過一樣,那麼在之前的菊花臺下,又埋藏了多少的枯骨?沒人知曉,導演在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告訴我們,改朝換代,帶來的是什麼,那盛世的背後又是什麼。

影片最深刻的地方,當然是那段禁忌之戀。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在蔣夫人身份被揭開前,只是認為海報上的“倫|理”只是說太子和王后,等蔣夫人的身份被揭開後,才真正揭開了導演要表達的“倫|理”。

導演是在用這樣的禁忌之戀,用這樣的悲慘結局,來告訴所有人,在情感**的追求上不能隨心所欲,在愛情的自主選擇上不能有悖人倫,夫妻之間的相處不能著眼於利益,父子之間的相處亦不能忽略情感交流。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導演要說的很多,劇情可以細細去品味,就像是看到了一出世界著名的悲劇,讓人感念良久,久久不能釋懷。

……

影評人“東風不破”《臺詞值得細細品:滿城盡帶黃金甲》

看我id就知道我是江夏老師的鐵粉,剛剛三刷完《滿城盡帶黃金甲》,之所以要三刷是生怕再如《賭聖》一樣坑我一次,還好,這次江老師沒坑我。

看了三遍,華麗的色澤都有些審美疲勞,但我也發現了別樣的美,那就是臺詞。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臺詞,有很濃的舞臺劇風格,不像是普通電影的風格,但卻很值得細細去品味。

能記住的說一下。

太子和王后頭次對話,太子說“我畢竟是我父王的兒子”,對比最後出賣了王后,能看出導演在這裡的用心,這就是潛臺詞的預告。王后說“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太子說“其實什麼都改變不了”是在預示叛變的結果。

大王和二王子的初次見面,大王“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似乎是在預示他反叛搶王位。

蔣太醫跟蔣嬋說話,說草烏頭後,說“透出去半個字,滅九族”,這已經是在預示他一家的結果,死的乾乾淨淨。

大王給王后說他很多事都可以忍,明顯是暗示他已經知道了王后跟太子的事情,這樣才在後面引發了太子的羞愧心,把叛亂的事情說了出來。

類似的還有很多,我記不太清楚,總之電影裡的臺詞,非常呼應後面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