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從沒聽說過孟老爺修橋輔路,但跟著他幹活的人,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因為女神說過和氣生財,孟老爺也不是沒手腕,震懾不住人的,因而田莊看上去一片欣欣向榮,人人安居樂業。

實話說,孟約知道孟家是地主時,略有些為孟老爺的人品節操擔憂了那麼一下下,現在看到這樣才全放下心來:“爹將田莊經營得真好。”

“從前都是你媽管著,我是託她的福,照著做而已,以後年年也要照著做。至於有那刁事的,也不怕,管人管事說得簡單了,無非外鬆內緊,賞罰分明,這些爹以後慢慢教你。”孟老爺其實也就是個土財主,要不是娶了女神,女神又教得好,也不會有如今的手眼。

“好。”

父女倆到田莊安置好,佃戶們將瓜果蔬菜,河鮮禽肉俱都挑上好的送了些來,莊子裡的廚娘做精細菜不成,做農家小菜卻是一把好手。蔬菜多半清炒,鮮爽清甜,青蝦大火以韭菜乾椒略翻炒出鍋,鯽魚燉豆腐湯,豬肉挑肥瘦相間的紅燜,鴨肉帶點湯做得辣辣的,加上野菜嫩芽做的錕飩,美得孟約都不想再回縣城去。

待到夜晚,天空像被水洗過一樣透亮,點點星子高懸,水田裡陣陣蟲鳴蛙聲。孟約和孟老爺坐在院子裡飲茶,孟老爺感慨說:“許久沒這樣清靜了。”

“嗯,還是這裡好,比縣城都好,說不定比京城都好。”人類,尤其是生於土地,長於土地,熱愛土地的國人,當迴歸于山水田園中時,內心都會有種格外滿足感。這份滿足會使人覺得平靜,會讓人從身到心都緩慢地舒展開,像茶葉在水裡舒展,像雲在天空中舒展,像柳枝在春風中舒展,是一種“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愜意篤定。

孟老爺:“當真比京城好?不見得吧。”

又要說周文和,又要說周文和,又要說周文和……討厭的事情也要說三遍!

孟約才不接呢:“夜深了,老人家,你還是早點睡吧。”

孟老爺只當女兒在害羞:“好好好,老人家這就去睡,小人家也趕緊去睡。”

“哼。”孟約輕哼一聲,裹著披風往屋裡去,到門前時,側身看一眼孟老爺,見孟老爺進了屋,她才推門而入。

迷迷糊糊要睡著時,卻忽然聽得一陣馬路聲,她睜開眼發現外邊竟是燈火通明的,擔心外邊出了什麼事趕緊把頭髮捲成個大丸子,裹上厚厚披風往外走。春柳就在院子裡,孟約遂把她叫過來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有官軍要借宿,老爺已去招呼了,小姐不用擔心。”春柳叫孟約不要擔心,她自己臉上卻一臉不安。

孟約反倒沒什麼好擔心的,孟老爺是個走南闖北的生意人,待人接物自然不會出差池。倒是大半夜的有官軍借宿這事,讓她有些奇怪,這裡離縣城也就一個時辰的路,馬好還能再縮短些時間:“爹出去多久了?”

“得有兩刻鐘。”

孟約點點頭,想著孟老爺應該差不多要回來了,也就不進屋,就在院子裡等候。大概又過一刻鐘,孟老爺才從門洞下走進來:“年年怎麼也起來,外邊多冷,快些回去躺著。”

“我裹著披風呢,不冷,爹,外邊怎麼回事?”

“都察院御史帶了官軍,奉旨到各地考核吏治,進城怕驚動鹿邑縣官員。這麼著,我們這兩天就不能回縣城了,得等考察院考核完才行。這兩天他們都會在這借宿,爹都安排好了,他們人不多,安排在西院住。”東西兩院隔著道牆,並不互相打擾,孟老爺這才作此安排。

督察院?好大名氣啊!

孟約:這一刻,我想起了陳萍萍,這一刻,我確定改變這個時代的穿越者……啊不,寫《三醮》的作者也知道萍萍姐。

等等,御史不該動不動就以死相諫,以圖清名傳千古,誰看誰煩,看誰誰倒黴的存在嗎?

注:陳萍萍是小說《慶餘年》裡的人物,順便捧著少女心再再再次推薦貓膩大大的《慶餘年》,最愛網文,沒有之一。

嚶,沒看過也不妨礙什麼,在這個故事裡督察院就是御史臺和錦衣衛的結合體。趁人不注意,暗搓搓摸到人家裡去,拿出小黑本,不乖的記下,不老實的記下,人品餵狗的記下,節操丟掉的記下,太過放飛自我的記下,吃相不好看的記下……記完把小黑本收起來誰也不給,心情不好就翻給皇帝,心情不好不壞就翻給內閣看,心情好就自己翻著看。

可以審查,可以抓人,但沒有判決權,不能給人定罪,御史臺大理寺刑部什麼的,經常會來跟督察院扯皮。

第四章 密密匝匝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