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出發點來說,李植不可能做自斷雙臂的事情。
百官們欣喜地對視了一眼,然後看到李植從皇位上站了起來。
如果朱由檢在這裡,是絕對不會輕易從龍椅上站起來的。大明的皇帝都是靠血緣繼位,並沒有威望和功績,講究的是天子威儀垂拱而坐。
但李植不同,李植做出的事業惠及所有天下百姓,讓每個人都得到了利益。就算是他孤身站在荒野中,路過的百姓們也沒有一個會不尊敬他。李植並不需要時時刻刻端著天子的架子塑造權威。
他在高臺上左右走了走,仰頭看著皇極殿的雕金柱子,摸著嘴唇想了想。
最後他停了下來,淡淡說道:“鎮南伯李老四隨朕南征北戰,更率南路軍遠征中南半島,平東南亞,克印度,勞苦功高。”
“朕封李老四為大齊鎮國公,以彰良將開疆拓土之功。”
聽到李植的話,巍峨皇極殿中的百官們不禁對視了一陣。
伯爵上面是侯爵,侯爵上面才是公爵。本來按道理,李老四是該先升侯爵才升為公爵的。但是李植十分看重李老四取得的成績,直接把他提拔為國公。
國公上面就是王爵了。李老四現在在印度已經打敗了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如果繼續揮師北上直取西北,攻取已經在虎賁軍面前喪膽的中亞,是不是要封王了?
眾人對視了一眼,暗道開國以後就對付功臣這種事情果然和李植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李老四的爵位可以看出來,李植雖然做了皇帝,卻不準備做一個絕對權威的中央帝王。只要下屬立了功,李植是可以以王位封之的。國公和王位不是一般的爵位,按照中國的傳統,那是權威大到碾壓地方官的稱號。
在這個公德元年,也就1655年的通訊條件下,有線電報還不能建設到每一個前線。比如想從北京拉有線電報越過新疆的荒漠和中亞的高原連到印度去,那可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李植對印度的指示必須由輪船傳遞到印度去,那可能需要一、兩個月。
至於北美洲、大洋洲的地盤上,有線電報就根本無法越海傳遞命令了。而大齊現在的疆域不但越過大洋,而且高速擴張。
這樣的地理條件下,李植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指示海外的事情。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地方存在國公,甚至一個因功封王的功勳重臣在,那個地方基本上變成重臣的一言堂,變成一個高度自治的區域。所以在這種條件下,說王爵的重臣在外面是分疆裂土都絲毫不為過。
李老四靠功勞做到了國公,距離王爵只差一步。李老四可以做到的,皇極殿中的眾人同樣可以做到,百官們一個個突然間都覺得無限的未來在等著自己。只要能創下功績,那麼什麼都是可能的。
李興呼吸急促起來,他睜大眼睛看著李植,等著李植宣讀對自己的封賞。
李植看了看李興,淡淡說道:“定興伯李興本是朕的胞弟,幾十年來忠心耿耿追隨朕,在南方大敗江北軍,功勞殊著。封定國公。”
李興眨了眨眼睛,略微有些失望。
他是李植親弟弟,本來以為李植會至少封他一個郡王的。
顯然,李植雖然廣泛啟用親族中的可用之人,但並不會因為這些人是自己的親族就肆意封賞。升官晉爵的標準還是功勞。
周圍的文官武將們還是紛紛轉身,朝李興恭喜。不過李興知道這些人其實是慶幸自己李興沒封王爵,自己沒封王爵就意味著最高爵位不會全部被李家人霸佔,那其他的平民官員就有機會立功取賞。
李興吸了口氣,虛虛朝周圍的官員還了一禮。
不過慢慢的他還是高興起來,畢竟一下子從伯爵升為國公,這也很厲害了。李植現在到北京來了,會不會把天津的老國公府賞給自己?
李興想著想著,笑了起來。
李植抬頭想了想,沉默了一會,說道:“崔昌武慷慨激昂,為國為民毫無保留。朕命他在大明變法,他做得可圈可點。最後雖因為廢帝朱由檢倒行逆施而失敗,但他不惜以一死明肅大義,此志足以令天下人動容。”
“崔氏本是清河郡人士,朕封崔昌武清河侯,以彪彰其人大公無私之精神。”
“待崔昌武傷愈復出後,令他擔任大齊首相,協助朕管理天下百姓。”
聽到李植的話,眾人對視了一眼。
崔昌武這個人,百官們沒一個不服。雖然說這個人在做紀檢工作時候殺了不少人,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因為崔昌武實在太清廉正直,被崔昌武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