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

【注一】不要驚訝,只是為了後續情節而已。

【注二】摘自《劍橋中國史》中有關楊廣在未成為太子之前的事件和他在江南的所作所為。

楊廣,歷史上稱隋煬帝,生於569年,為楊堅與其非漢族妻子所生的次子。我們可以設想,在他12歲以前的少年生活中,他致力於他的階級和時代的共同追求,學到了中文的基礎知識,具有正規的佛教信仰(他和他的弟兄童年都有佛名,有一個甚至想剃髮為僧),受過騎戰和狩獵的訓練。他的本紀說他勤奮好學,精於文學。它還記載他非常嚴肅,舉止端莊。他父親的篡位完全改變了楊廣及其四個弟兄的生活。他們從朝廷大臣之子的那種舒適的、可能顯得平凡的童年生活一躍而去過6世紀的宮廷生活。他們成了王,取得了封地和顯赫的爵號,但他們也變成了圍繞權力中心進行陰謀詭計的工具,在那裡,官員、宮廷的寵妃、術士、和尚和庸醫們各為私利而勾心鬥角。前文已經談到,楊廣的雙親為自己的青雲直上而不安甚至恐懼,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至尊的地位是靠篡奪、暴力戰爭和大規模的屠殺取得的。他們很容易猜疑,而且這種心理也易被人利用。皇后活像一個清教徒,有著變態的妒忌心理;她不斷干預諸子的生活,他們稍微違揹她的嚴格標準就遭到責難。文帝也著魔似地擔心,某個兒子一旦成人,就將成為一心要取代他的集團和朋黨的中心人物。

當原來南陳的一些地方爆發叛亂時,楊廣代替其弟被任命為東南的總管,駐營江都(今揚州)。他在任九年,每年至京師向父皇述職,在600年,一度任遠征突厥人的統帥。他在南方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和複雜的:緩和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佔領後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於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他為達到這些目的而採取的措施與京師發出的關於被征服的南方的總的命令,例如589年頒佈的關於在原來陳的土地免稅10年的命令,598年關於南方所造船隻不得超過30尺以防水上叛亂的命令,相輔而行。楊廣集中全力進行可稱之為文化戰略的活動,它旨在說服南人,說他們的新統治者並非夷狄,而是具有和珍視同一文化遺產的開化的人。在這一戰略中,他個人的教養是他的本錢;他所講的日益流利的南方主要方言吳語和他的出身名門的南方妻子無疑也是有利條件。

楊廣在南方的文化策略絕不限於佛教。雖然佛教是他求助的最有影響的傳統,但他在江都仍建造兩座道觀,並請南方學識淵博的道長主持。他還召請曾為陳朝效勞的著名的儒家學者來江都在他主持下講課和寫作,其中一人在楊廣的贊助下彙編了120卷關於禮儀方面的鉅著。除了儒道佛三教的“代表人物”外,他還聚集了一百多名南方的著名文人,顯然這不僅是進一步緩和南方精英反隋情緒的巧妙行動,而且也是很合他心意的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驚喜

朋友:同師曰朋,同志曰友。

————————左丘明*********

面對阿雪的執著,我們也無可奈何,只能任其發展,在和石之軒略微交代之後,我們準備近期離開揚州,開始我們計劃中的旅途,我之所以放心的把阿雪留給石之軒,是因為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我相信石之軒不會讓阿雪遭受磨難的。

他不僅是隋朝的重臣,還是江湖上的梟雄,最重要的是他和阿雪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雖然他並不知道。

“這兩天沒事莫要外出,城內正在嚴查江湖上的人物。”石之軒告誡道,“《長生訣》在城內被盜了,太子很生氣,萬事小心些。”

這個訊息我們已經知道,所以並不覺得驚訝,只是和韋憐香提供的訊息有一點出入,那就是《長生訣》是在城內被盜的。

我及時制止了美仙還想說些什麼念頭,現在的揚州城處在戒嚴之中,還是不要趟這趟渾水的好,我們只是看戲的過客。

石之軒的潛臺詞是提醒也是警告,太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還好這個行館就像是一個帝王的行宮一樣,融合了江南建築的精華,小橋流水,亭臺樓榭,把江南園林的美髮揮的淋漓盡致,讓人賞心悅目,應接不暇,有十八年後臨江宮的雛形。

而且這裡每天聚集著江南最頂尖的人才,文人雅士,道家典藏,佛教高僧,舉行的各種講法集會讓人獲益匪淺,那種濃厚的學術氛圍讓我這個沒有接受過古代系統教育的人領略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隔閡才是南方和北方的人們最主要的隔閡。